普通人怎么參與影視投資呢?應該注意什么?
影視投資的大眾化模式開啟,一度經歷投資人的不信任,各種人士的唱衰。也經歷各種各樣的質疑,擔憂,顧慮,很多人不清楚普通人參與影視投資究竟是不是正確?今天我以專業(yè)角度從各方面分析電影市場和普通人參與影視投資的可行性。
(一)首先是政策方面
①,演員片酬限制
去年開始國家限制明星片酬,主演片酬不得超過演員片酬的7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制作成本的40%。這也是有些人說影視行業(yè)進入寒冬期的原因,一方面,演員片酬是固定的,想要請到同一演員就不得不增加電影成本預算,回本和收益空間受到壓縮。另一方面很多影視公司為了省錢就會尋找低一等級的演員或者片酬低的演員替代,從而導致影片質量有所下降。
但從專業(yè)絕度來說,這一限制對電影行業(yè)來說是非常有利的。讓很多有價無市的演員開始學會自省,從而提升演技,也給了很多擁有演技的二三線演員更多機會,能夠走到觀眾面前。演員專業(yè)性的要求提高了,也就代表著的影片將會越來越多,不管對于觀眾還是資方來說都是愿意買單的,觀眾欣賞影片,投資人賺取票房分紅。
②,2017年頒發(fā)了《電影產業(yè)促進法》和七大類153份文件扶持電影行業(yè)發(fā)展,同樣在電影管理條例中鼓勵企業(yè)和個人以投資,資助的形式參與電影拍攝,多元化吸收更多普通大眾,讓電影更加接近生活,從而達到大面積的普及。2018年成立國家電影局,對電影行業(yè)進行專項專辦,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③,在《電影產業(yè)促進法》征求意見中通過,降低從事電影攝制等業(yè)務的準入門檻,對社會資本投資電影拍攝等業(yè)務不做限制。這無疑又是一大利好消息,準入門檻降低代表著將會越來越多熱愛電影的人士能夠有機會參與電影市場,達到真正的百花齊放。對于投資人來說,不做投資限制和準入門檻降低意味著更多機會,小到幾萬,十幾萬都可以參與電影市場紅利瓜分。
④,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張宏森指出,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將成為全球大電影市場,中國票房未來還有5-8倍增長空間,未來5年院線票房可達1000億,未來十年票房將突破2000億。這些數(shù)字就是對這個行業(yè)的前景詮釋,不管是哪個行業(yè),想要有更好的發(fā)展,就必須擁有持續(xù)增長的空間,空間越大,所能帶來的利潤也就越多
(二)影片盈利占比增加
我們都知道,電影市場是利潤與風險并存的,高利潤代表著不容忽視的風險,所以國產電影盈利占比并不高,基本維持在3盈1平6虧損的狀態(tài)。但從去年開始,國產電影總票房占比國內開始增加,上映電影323部,獲利電影97部,達到了40%,這僅僅是票房還沒有計算版權收益。也就是說,盈利同比增長了10%,獲利概率增加了33%。
(三)電影收益案例,這個就不過多贅述
綜上所述,電影市場是欣欣向榮的,而電影所能創(chuàng)造的利潤也會越來越高,大眾的參與必將為這個市場注入新鮮血液和新的活力。同樣,電影市場也將會為這一批參與者帶來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利潤回報。
辨別電影投資真?zhèn)?,申購正?guī)電影版權請聯(lián)系小編馮先生(微信同號)期待你的到來,這里有更多內部項目,不僅僅有國漫,還有沈騰、吳京、黃渤各種題材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