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紀,噴泉在歐洲城市盛極一時。的如法國凡爾賽宮的太陽神噴泉,俄國彼得宮的帶雕像群的大瀑布噴泉。羅馬有3000多個噴泉,被稱為噴泉之城。也有一些寓意很深的噴泉小品,如布魯塞爾的于廉噴泉。它刻畫了一個正在聚精會神地撒尿的孩子,相傳敵軍侵占布魯塞爾后要炸毀城里的珍寶館,小于廉發(fā)現燃燒著的導火線,急中生智,朝導火線撒了一泡尿;珍寶館保住了,小英雄卻壯烈犧牲。為了表彰他的功績,1619年建造了這個噴泉。
到20世紀,噴泉發(fā)展成為一種大型水雕塑,用水柱構成各種形態(tài)。如日內瓦萊蒙湖上聳入云表的大噴泉,建于1958年,它用兩臺1360馬力的水泵,將水噴到145米的高空。夜晚,巨型探照燈照射著銀色水柱直劃夜空,景色壯觀。
噴泉起源很早,公元前6世紀在巴比倫空中花園中已建有噴泉。古希臘時代就已由飲用水的泉逐漸發(fā)展成為裝飾性的泉。有一種說法認為,噴泉起源于伊斯蘭國家的齋戒沐浴給水方法。在伊斯蘭園林中,噴泉或沿軸線布置,或作為局部構圖的中心。文藝復興時期噴泉技術有很大的發(fā)展,這一時期的噴泉多與雕像、柱飾、水池等結合造景。有名的噴泉如意大利伊斯特別墅的“百泉步道”和萊恩脫的噴泉水渠。當時還從事水趣音響設計。如的貓頭鷹噴泉,有一群銅鳥啁啾,貓頭鷹一聲尖叫之后,頓時鴉雀無聲,稍停片刻,銅鳥又喧鬧起來。有的噴泉同雕像、疊落的瀑布結合起來造景,如埃斯特別墅中的“水風琴”等。
中國古典園林崇尚自然,力求清雅素靜,富于野趣。在園林理水方面重視對天然水態(tài)的藝術再現。對于人工造成動態(tài)水的噴泉應用較少?!稘h書·典職》記載:在漢上林苑中有“激上河水,銅龍吐水,銅仙人銜杯受水下注”的設施。
《賈氏談錄》記載:“唐代華清宮御湯池中“有雙白石蓮,泉眼自甕口中涌出,噴注白蓮之上”。
《洛陽名園記》記述董氏西園中有水自花間涌出。有的水景保存至今,如建于南宋淳佑年間(1241-1252)杭州黃龍洞的黃龍吐水。
世界上的噴泉當屬迪拜音樂噴泉,由原世界美國Bellagio噴泉的制造商WET公司設計的,總投資2.18億美元,比美國的Bellagio噴泉大25%,成為目前世界的音樂噴泉。它的總長度為275米,可以噴到150米,相當與一棟50層樓的高度。該噴泉會噴射2.2萬加侖的水,并配有6600個燈光以及50個彩色投影機。噴出的水柱有1000多種變化,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千變萬化。伴隨著數首阿拉伯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歌曲,噴灑的水柱像是在人們面前跳著優(yōu)雅的舞蹈,每一場使用的音樂不同、編排的舞姿也不同,一會像一群苗條少女婀娜多姿、翩翩起舞;一會像一列武士整齊劃一、高亢有力;一會噴出所有水柱氣勢磅礴、雄偉壯麗。尤其是播放阿拉伯樂曲時,一排排打著細細的水柱,隨著阿拉伯那種歡快、慢節(jié)奏的樂曲。既有音樂、又有舞蹈、還像煙火。據報道Dubai Fountain的燈光可以在20英里的內任何一個地方看到,讓它成為中東地區(qū)亮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