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運輸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重要的交通運輸形式,成為國際政治往來和經濟合作的紐帶。這里面既包括國際友好合作,也包含著國際激烈競爭,在服務、運價、技術協(xié)調、經營管理和法律法規(guī)的制訂實施等方面,都要受國際統(tǒng)一標準的制約和國際航空運輸市場的影響。
航空運輸?shù)呢浳镏亓堪疵赜嬎恪S嬎銌挝粸楣?。重量不?公斤,按1公斤算,超過1公斤的尾數(shù)四舍五入。非寬體飛機裝載的每件貨物重量一般不超過80 公斤,體積一般不超過40 * 60 * 100厘米。 寬體飛機裝載每件貨物重量一般不超過250公斤。體積一般不超過250 * 200 * 160厘米. 超過以上重量和體積的貨物,由西北公司依據(jù)具體條件確定可否收運。每公斤的體積超過6000立方厘米的貨物按輕泡貨物計重。輕泡貨物以每6000立方厘米折合1公斤計量。
電子商務在航空運輸領域的應用集中在電子客票,電子客票是航空運輸電子合同的表現(xiàn)。電子合同是一種采用數(shù)據(jù)電文形式的書面合同,承諾人通過數(shù)據(jù)信息形式發(fā)送要約,采用到達生效主義,承諾一經到達要約人處合同當即成立,并經承諾人確認生效。但是電子客票在中國現(xiàn)行航空法律框架下不是“客票”,其訂立程序也和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有沖突,有待通過已經頒布的,于2010年7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解決。按照我國《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新法優(yōu)于老法”的觀點,我們相信有了法律的保障,我國在航空領域的電子商務會發(fā)展得更好。
責任義務 《華沙公約》明確規(guī)定了承運人應承擔責任的三種責任形態(tài): (1)旅客人身傷亡; (2)行李、貨物滅失、損壞; (3)延誤。 因發(fā)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過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傷亡的,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但是,旅客的人身傷亡完全是由于旅客本人的健康狀況造成的,承運人不承擔責任。對旅客托運的行李、隨身攜帶物品或貨物在航空運輸期間毀滅、遺失或損壞的,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承運人應當對因延誤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如有正當理由”,不構成延誤責任,舉證責任由承運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