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投資是為了圈錢?為什么向大眾開放份額,是騙局嗎?近幾年,電影投資這個字眼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相信很多人會有這個疑問:影視公司是缺錢嗎?普通大眾真的可以參與?是騙局嗎?
其實早在2002年已經開始實施《電影管理條例》鼓勵個人以投資的形式參與影視攝制,但是實施力度并不大,電影投資還是被圈內人和大財閥壟斷。隨著我國政策的支持,電影行業(yè)飛速的發(fā)展,電影票房從2008年的43億到2018年的607億整整增長了14倍。據(jù)預測,我國將在2020年超越北美成為全球大電影市場,市場份額的增加打破了圈內的壟斷,讓更多的投資人開始進入電影市場。我國在2017年實施《電影產業(yè)促進法》進一步促進電影行業(yè)的發(fā)展,為大眾投資人保駕護航。
其實電影向外融資是一直存在的,時代在進步,現(xiàn)在之所以小額的為大眾開放版權,是以投資帶動宣傳的模式,面向全國大眾召集投資人。投資人越多,宣傳力度也就越廣泛。電影曝光率提高了,電影票房就是的保障,對于大眾投資人和出品方而言都是互惠互利的。說簡單點,出讓版權的原因就是想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這樣有利于后期的票房收入,一傳十十傳百傳千,不要小看人民群眾的力量。
其次,影視投資的意義在于以點帶面,加強文化和經濟的輸出,借用大眾口碑的力量帶動一部票房的提升從而帶動我國影視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
后,每個行業(yè)都有其灰色面,電影行業(yè)也不例外。已經拍攝完成的電影不建議投資 :其原因有二,1,是電影預期收益不好 尋找接盤者,2,是高溢價回籠資金,收回成本,降低風險。
投資有風險,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風險降到,在確定項目的真實性、正規(guī)性和性之后,我們要做的就是尋找有亮點的項目了。
辨別電影投資真?zhèn)?,申購正?guī)電影版權請聯(lián)系小編馮先生(微信同號)期待你的到來,這里有更多內部項目,不僅僅有國漫,還有沈騰、吳京、黃渤各種題材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