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大香型白酒中,醬香酒的釀造工藝較為復(fù)雜,而且是在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一年之內(nèi)經(jīng)過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然后在酒窖里發(fā)酵三年以上,再經(jīng)過勾兌、調(diào)配一直到出廠銷售至少需要五年時間,所以好酒都是用時間和耐心釀造出來。另外,醬香酒主要是以小麥、水、高粱為原料,采用傳統(tǒng)醬香工藝釀造,其具有醬香突出、酒體豐厚醇厚、香而不艷、低而不淡、空杯余香、好喝、不上頭、不口干等特點。
茅臺膠帽是一個關(guān)注的重點,特別注意的是,有些膠帽打開后,又重新粘上,這看起來就不自然,甚至有賊光。另外,噴碼“茅”字和“臺”字之間有個小點,這個點是一個暗記,自從2001年就有了。
噴碼也是重要的觀察點,這些噴碼是有講究的,它們是由一個個小的點組成,每個數(shù)字都有特定的寫法。比如“1”,底下其實應(yīng)該是帶橫的,而有的贗品就不帶橫(2001-2005年除外)。而“2”中間有一個小的反復(fù),兩個噴碼點是平的,不是直接下來的。這些都是微觀判斷技巧。
茅臺酒并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人們好不容易得到一瓶茅臺酒,如獲至寶一樣舍不得喝,放在柜子里、床底下等,但這些地方容易生蟲子,那時的人們都習(xí)慣用樟腦丸防蟲,但是樟腦丸味道容易進入茅臺酒瓶內(nèi),酒分子和樟腦味接觸以后就會受到污染,嚴重影響口感?。家開瓶一聞異味很重,但一品嘗酒是真的,后大家一致認為是受到樟腦丸的污染,酒是真酒但不是一瓶完美的老茅臺酒啦!
避免瓶頭封膜破損,好多人在存放期間怕茅臺酒跑酒及揮發(fā)掉,早期人們習(xí)慣用石膏或蠟直接封在封口上,后來習(xí)慣用膠帶或保鮮膜纏在封口上,再用保鮮膜將整瓶酒包裹起來,都是想更好的把酒保護起來防止揮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