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棲息于巖石坡、草地、林緣和沼澤。集成5~10只的小群,穴居,夜間活動,以植物性食物為食,在食物上沒有特殊要求,體質強健不易生病。主要吃植物的綠色部分,以雜草(干提摩西草/苜蓿草/燕麥草/大麥草/小麥草等)為主食,喜吃青椒、生菜、圣女果等新鮮果蔬,但果蔬等含水份過高的食物不能過量喂食,容易造成豚鼠腹瀉,禁食十字花科和含淀粉類的東西。
豚鼠喜群居,有抓人的習慣,不喜攀登和跳躍,習性溫順,膽小易驚,有時發(fā)出吱吱的尖叫聲,喜干燥清潔的生活環(huán)境。其活動、休息、采食多呈集體行為,休息時緊挨躺臥,單籠飼養(yǎng)時易發(fā)生足底潰瘍。群體中有專制型社會行為,1~2只雄鼠處于統(tǒng)治地位,一雄多雌的群體形成明顯的穩(wěn)定性。
黑豚鼠是一種一物多用的草食動物,可藥、食兩用。中國古代就有食用黑豚鼠肉的習慣,并將其作為野菜肴選入中國名菜譜。有“天上的斑鳩、地上的豚貍”之說。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屬于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具有濃厚的野味特色,易消化吸收,有豐富的蛋白質,富含17種氨基酸和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民間視為“強身珍品”。
嗅覺靈敏
黑豚鼠的嗅覺靈敏,常以嗅覺辨認異性和棲息領域,母豚鼠通過嗅覺來識別異窩仔。養(yǎng)戶人員利用黑豚鼠的這種特性,在黑豚鼠仔需要并窩或需寄養(yǎng)時,采用特殊的方法使其辨別不清(如在剛出生的仔身上少量涂一點香水,母豚鼠就會給異窩幼豚鼠喂奶),從而使并窩或寄養(yǎng)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