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燃燒反應放出大量的反應熱,因此燃燒尾氣溫度很高,對這部分熱量必須做處理。一般首先通過換熱器將高溫尾氣與進口低溫氣體進行熱量交換以減少預熱能耗, 剩余熱量可采用其他方式進行處理,在生產(chǎn)裝置排出的有機廢氣溫度較高的場合,如漆包線、絕緣材料等烘干溫度可達300度以上,可以不高置預熱器和換熱器。 但燃燒尾氣的熱量仍應做處理。
有機廢氣處理中催化燃燒工藝流程有分建式與組合式兩種。
在分建式流程中,預熱器、換熱器、反應器均作為獨立設備分別設立,其間用相應的管路連接,一般應用于處量較大的場合。
組合式流程將預熱、換熱及反應等部分組合安裝在同一設備中,即所謂催化燃燒爐,流程緊湊、占地小,一般用于處量較小的場合。我國有這類裝置的定型產(chǎn)品,可根據(jù)處量的大小進行選擇。
4. 進行催化燃燒的設備為催化燃燒爐,主要應包括預熱與燃燒部分。在預熱部分,除設置加熱裝置外,還應保持一定長度的預熱區(qū),以使氣體溫度分布均勻并在使用燃料燃燒加熱進口廢氣時,保證火焰不與催化劑接觸。為防止熱量損失,對預熱段應予以良好保溫。在催化反應部分,為方便催化劑的裝卸,常設計成筐狀或抽屜狀的組裝件。
廢氣經(jīng)收集后,通過旋轉(zhuǎn)閥門進入事先蓄熱的蓄熱層,蓄熱層將熱量傳遞給廢氣,廢氣達到反應溫度后,在催化劑層上發(fā)生氧化反應,反應后的氣體通過另外一個蓄熱層,將熱量傳遞給該蓄熱層,氣體得到冷卻,蓄熱層溫度得到升高。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氣體流向發(fā)生反轉(zhuǎn),未處理的低溫廢氣進入上一循環(huán)已蓄熱的蓄熱層,然后發(fā)生催化反應后,又將熱量傳遞給上一循環(huán)冷卻的蓄熱層。如此循環(huán)操作,實現(xiàn)污染物的催化氧化反應和熱量的循環(huán)。
催化燃燒/能特點
1、用優(yōu)質(zhì)金屬鉑、鈀鍍在蜂窩陶瓷載體上作為催化劑、凈化效率高達97-99%,設備壽命長、且可再生、氣體流暢阻力小;
2、設施完備:阻火除塵器、泄壓孔、超溫報警等保護設施全;3、預熱15-30分鐘全功率加熱。工作時只消耗見機功率即可,當廢氣濃度較低時,自動間歇補償加熱;
4、余熱可以返回烘道用來烘干工作,降低原烘道中消耗功率;也可供工廠其它方面熱能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