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便器,俗稱馬桶。人坐的桶,為什么要叫馬桶?這要追溯到北宋時期歐陽修的《歸田錄二》中的“木馬子”, 這是對于馬桶早的文字記載。
至于馬桶的歷史,這得從漢朝說起,《西京雜記》上說,漢朝宮廷用玉制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后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用具,也是馬桶的前身。據說這種“虎子”也是受高祖劉邦以儒生之冠當溺器而受到啟發(fā)才發(fā)明出來的。
關于“虎子”的發(fā)明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也與皇帝有關。相傳西漢時“飛將軍”李廣射死臥虎,讓人鑄成虎形的銅質溺具,把小便解在里面,表示對猛虎的蔑視,這就是“虎子”得名的由來??墒堑搅颂瞥实圩埻r,只因他們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將這大不敬的名詞改為“獸子”或“馬子”,再往后俗稱“馬桶”和“尿盆”。以后的發(fā)展,如我們所見,不管怎么演變,基本擺脫不了盆形和桶形的外觀。這便是馬桶的前身后事了。
沖落式坐廁
它是傳統(tǒng)的,也是目前國內中、低檔座廁中的一種排污方式,是利用水流的沖力來排出污物。
1、為使從便圈周圍的落水縫落下的水力加大,通常池壁較陡;
2、為使水力集中,池心存水面積較小,容易產生積垢現(xiàn)象;
3、由于沖洗水流集中落在較小的存水面上,所以排污時會產生很大的噪音 ;
4、價格便宜,用水量小 。
虹吸沖落式坐廁
它是第二代坐便器,借沖洗水在排污管道內充滿水后所形成的一定壓力(虹吸現(xiàn)象)將污物排走。
1、由于不借水力沖走污物,所以池壁坡度較緩,內有一個完整的管道,形狀呈側倒狀的"S"。
2、存水面積增大,存水深度較深,容易產生濺水現(xiàn)象;
3、用水量增大;
4、噪音問題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