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染性病害
不適的環(huán)境條件,是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其中營養(yǎng)不適包括各種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過多或不足,而氣候不適包括溫度的冷暖不適,溫度的過高或過低,光照過強、過弱、過長或過短,而土壤的酸堿度、含鹽量及水分含量也是影響非侵染性病害的重要因子,其次有栽培管理措施之中的施肥、修剪、農藥以及一些環(huán)境污染而帶來的有毒物質等都是引起草坪草生病的原因。
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上述原因引起的,因而沒有病征,但它的癥狀與病毒病、類病毒病、類菌原體很相似,只不過非侵染性病害是非傳染的,且發(fā)病一致、集中。
草坪對所種植土壤養(yǎng)分的要求頗具特色。首先要是氮的需求量特多;其次鉀的需求量超常;然后磷的需要量相對地少。第四是其他元素。因此,施肥要以氮鉀為主,氮、鉀、磷三要素配合并且要注意其他元素的加入。這樣,才能與收獲景觀優(yōu)雅、質地上乘、壽命長久的草坪。
每年應該施一次以上有機化肥,并且要結合培土平整草坪地面。若有需要可以在每年使用若干次。有機肥的施用量占全年施氮量的二分之一左右。草坪在施好有機肥、培土的基礎上,施用追肥。追肥不僅要看草種,更要看草坪的利用及其所反映的草坪自我更新的強度。
播種:單播一個品種的播量,早熟禾10~12克/平方米,黑麥草30~40克/平方米?;觳r以此量計算,然后充分混勻播種。種子撒在表土相對較硬的土壤上,防止過深,然后用混土器進行混土,深度在0.5厘米左右,再用鎮(zhèn)壓器壓實。
灌溉播種結束后須進行灌溉,草坪忌大水漫灌,要求進行噴灌,噴時要求用30米的噴頭,當用50米的噴頭時要求必須進行土表覆蓋,否則種子易被水沖走造成出苗不勻。此水必須澆足澆透,力爭出苗前不再澆第二水。經過上面的精心管理,15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標準1株/平方厘米即為全苗。
暖季型草是指種植在溫濕和溫暖干旱、半干旱南部各地,適合的生長溫度是26~35℃,當溫度在10℃以下時則出現(xiàn)休眠狀態(tài)。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qū)。暖季型草主要有以下幾個品種:結縷草、假儉草、野牛草、狗芽根和鈍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