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機簡單介紹
離心機的前身起源于18世紀英國軍事工程師發(fā)明了一種用于確定阻力的旋轉臂裝置。在19世紀,歐洲一對兄弟想要將奶油與牛奶分離從而提出了一種乳制品離心機的設想,這對兄弟設計并改良了他們的作品,并在1875年展出了臺乳脂提取機,這也是世界上早用于工業(yè)生產的離心機。之后發(fā)展出紡織品脫水用的三足式離心機,制糖廠分離結晶砂糖用的上懸式離心機,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發(fā)展出可連續(xù)操作的自動化離心機。事實上在中國古代,人們將陶罐系在繩索的一端,手握繩索的另一端,旋轉甩動陶罐,產生離心力擠壓出陶罐中蜂蜜,就是對離心分離原理的早期應用。
離心機
離心機有一個旋轉軸,可帶動物體圍繞它旋轉,從而對物體施加一個垂直于軸并且向外的力,也就是離心力,利用不同密度的物質沉降速度不同的原理,在離心加速度下導致更密集的物質和顆粒向遠離軸的方向移動,同時密度較小的物體會向靠近軸的方向移動,從而完成物質的分層。簡單的說就是密度大的物質沉降到管的底部,而密度小的物質上升到頂部,根據(jù)密度不同將物質逐級分層。雖然大多數(shù)現(xiàn)代離心機都是電動的,但是也有一種靈感來源于旋翼的手動變速器式離心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