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孝是逝者直系子女給吊唁的親友行禮磕頭,如果親友來的時候沒有叩拜燒紙錢或沒有給吊唁金,那么就不需要孝子去磕頭謝禮。
在我國,葬禮是有很多講究的,我們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尊重他人的行為。
袖子忌諱短
人在離世后穿壽衣的時候袖子必須遮住死者的雙手,忌諱袖子短蓋不住手,這條規(guī)矩主要是為死者子孫后代著想,因為在農(nóng)村有這樣的說法,如果死者的袖子沒有遮住自己的雙手,那么將預示著自己的后代不是做賊就是討飯。這就是中國式父母,在世的時候一輩子為了兒女奮斗,就連去世后還是為兒女子孫擔心。
節(jié)日中,漢族民間俗信行為中,為突出的是燒紙。據(jù)迷信傳說,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通常上墳燒紙時要留下幾張,到十字路口焚燒,目的是給尤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舍,它們就不會再去搶劫送給其祖先的錢了,至于為何燒紙當錢,漢族民間亦有一個滑稽的傳說。東漢蔡倫發(fā)明造紙術(shù);其兄蔡莫,受嫂子慧娘的鼓動,找蔡倫學習造紙技術(shù)。可是,蔡莫賺錢心切,技術(shù)沒真正學到家便匆忙趕回家開張營業(yè)。結(jié)果,他造的紙質(zhì)量太次,無人問滓?;勰锟嗨稼は?,心生一計。一日深夜,蔡莫放聲大哭,驚動四周鄰居。他說,慧娘因造紙的事,夫妻發(fā)生口角后,上吊身亡。第二天,即七月十五日,蔡莫假作悲傷痛悔,邊號啕哭泣,邊將紙點火焚燒。眾人正在勸慰,忽見慧娘蘇醒過來。她告訴眾人,之所以能夠死而復生,是因為閻王接到了蔡莫送去的錢,才將其放歸人世的。陽間拿銅當錢,陰間是拿紙當作錢。大家信以為真,皆紛紛掏錢,將蔡莫的存紙搶購一空,好給祖先燒紙送錢用。中元節(jié)燒紙的習俗就是由此而產(chǎn)生。
河燈也叫“荷花燈”。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晚上,人們做燈放人水中,傳說可為屈死冤魂引路。肖紅在《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對這種習俗作了的解釋:“七月十五是個鬼節(jié);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狈艧魰r用一塊木板鉆孔,上面用竹蔑編織各式各樣的燈籠,其燈型多為蓮花燈,其含義為超度鬼魂。而在東南沿海一帶,會在燈中放置銀元,漁船爭相攫取,獲得者可以“一年大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