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幼師資格證培訓班海門小教資格證培訓班 教師證面試培訓
海門幼師資格證培訓班海門小教資格證培訓班 教師證面試培訓
1.學習需要與內驅力
學習需要是指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某種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tài)。它的主觀體驗形式是學習者的學習愿望或學習意向,包括學習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的信念等。內驅力也是一種需要,但它是動態(tài)的。從需要的作用上來看,學習需要即為學習的內驅力。
奧蘇伯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主要由以下三個方面的內驅力組成,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認知內驅力是一種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識、系統(tǒng)地闡述并解決問題的需要。它以求知作為目標,從知識的獲得中得到滿足,是學習的內部動機。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yè)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識和學習任務本身,而是把學業(yè)成就看作是贏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附屬內驅力是指個體為了獲得長者(如教師、家長等)的贊許和同伴的接納而表現出來的把工作、學習搞好的一種需要。它既不直接指向學習任務本身,也不把學業(yè)成就看作是贏得地位的手段,而是為了從長者或同伴那里獲得贊許和接納。
自我提高和附屬內驅力都是一種間接的學習需要,屬于外部動機。
聯系人:楊老師
咨詢電話:159 0627 9281(同微信) QQ:288 1322 382
學校地址:海門市解放東路301號貴都之星8幢7樓(大東方百貨旁,星光大道KTV樓上)
2.學習期待與誘因
學習期待是個體對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目標的主觀估計。學習期待與學習目標密切相關,但兩者不能等同。學習目標是個體通過學習活動想要達到的預期結果,而在個體完成學習活動之前,這個預想結果是以觀念的形式存在于頭腦之中的。因此,學習期待是學習目標在個體頭腦中的反映。誘因是指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并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誘因可以是簡單的物體,如食物、水等,也可以是復雜的事情,如名譽、地位等。凡是使個體產生積極的行為,即趨向或接近某一目標的刺激物,被稱為積極誘因。例如,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育措施中,教師所提供的獎品、成績等都是積極的誘因。相反,消極的誘因可以產生負性行為,即離開或回避某一目標。
學習期待是靜態(tài)的,而誘因是動態(tài)的,它將靜態(tài)的期待轉換成為目標。所以,學習期待就其作用來說,就是學習的誘因。
1.教師資格全國統(tǒng)考的依據是什么?
教師資格考試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要舉措,是依據《教育部關于開展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教師函[2011]6號)開展實施的考試項目。
2.教師資格全國統(tǒng)考的意義是什么?
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開展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完善并嚴格實施教師職業(yè)準入制度,是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的重要任務,是建立健全中國特色教師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對于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吸引人才從教,推動教育改革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3.教師資格考試改革的目標是什么?
通過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建立國家教師資格考試標準,改進考試內容,強化職業(yè)道德、心理素養(yǎng)、教育教學能力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ié)撡|,改革考試形式,加強考試管理,完善考試評價,引導教師教育改革,嚴把教師職業(yè)入口關,結合新任教師公開招聘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國標、省考、縣聘、校用”教師準入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