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FLOW公司創(chuàng)辦人Colin Austin是個機械工程師﹐1970年前后在英國塑料橡膠研究協(xié)會工作。1971年移民澳洲﹐擔任一家射出機制造廠的研發(fā)部門主管﹔在當時﹐塑料材料在應用上仍被視做一種相當新穎的物料﹐具備了一些奇異的特性。但在塑料加工領域工作了幾年后﹐他開始對一般塑料產品的不良物性感到疑慮﹐一般的塑料制品并沒有達到物品的適用標準﹐相反的﹐塑料已逐漸成為'便宜'、'低質量'的同義字﹔但他卻發(fā)現(xiàn)﹐多數主要不良質量的成因卻是因為不當成品設計與不良加工條件所造成的﹐所以他開始省思﹐產品設計本身需同時考慮成型階段﹐才是成功重要的關鍵。
MOLDFLOW是由此領域的先驅 Mr. Colin Austin在澳洲墨爾本創(chuàng)立,早期(1970~)只有簡單的2D流動分析功能,并僅能提供數據透過越洋電話對客戶服務,但這對當時的技術層次來說仍有相當的幫助﹔之后開發(fā)各階段分析模塊, 逐步建立今日完整的分析功能。 同一年代﹐美國Cornell大學也成立了CIMP研究項目,由華裔教授Dr.K.K.Wang所領導﹐針對塑料射出加工做系統(tǒng)理論研討,產品名為C-MOLD。 自1980年代起,隨著理論基礎日趨完備,數值計算與計算機設備的發(fā)展迅速,眾多同類型的CAE軟件漸漸在各國出現(xiàn)﹐功能也不再局限于流動現(xiàn)象探討。約1985年工研院也曾有過相似研發(fā),1990年張榮語老師于國立清華大學化工系CAE研究室開始研發(fā),
增塑劑增塑劑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軟性,降低脆性,使塑料易于加工成型。增塑劑一般是能與樹脂混溶,、無臭,對光、熱穩(wěn)定的高沸點有機化合物,常用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例如生產聚氯乙烯塑料時,若加入較多的增塑劑便可得到軟質聚氯乙烯塑料,若不加或少加增塑劑(用量
壓鑄模具表面溫度的控制對生產高質量的壓鑄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平均或不適當的壓鑄模具溫度亦會導致鑄件尺寸不穩(wěn)定,在生產過程中頂出鑄件變形,產生熱壓力、粘模、表面凹陷、內縮孔及熱泡等缺陷。模溫差異較大時,對生產周期中的變量,如填充時間、冷卻時間及噴涂時間等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1).冷紋: 原因:熔湯前端的溫度太低,相疊時有痕跡 改善方法: 1.檢查壁厚是否太薄(設計或制造) ,較薄的區(qū)域應直接充填 2.檢查形狀是否不易充填;距離太遠、封閉區(qū)域(如鰭片(fin) 、凸起) 、被阻擋區(qū)域、圓角太小等均不易充填.并注意是否有肋點或冷點 3.縮短充填時間,縮短充填時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