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天天煩惱的人,為蠅頭小利爭的面紅耳赤的人,為一句話,一個眼神大打出手的人,格局和認知層次的局限可見一斑。一個國家的認知層次,會讓國家形象不同;一個小區(qū)的居民的認知層次,會讓環(huán)境不同;一個人的認知層次,會讓人生不同。一個人怕覺得自己了不起,無非就像一杯水的容量。一個人能認識到自己的局限,就有無限浩瀚的世界等待他去探索,發(fā)現(xiàn),吸納和融會貫通。夏蟲不可語冰,井底之蛙沒見過大天的諺語故事早已說明,有的人認知層次就是低下,當你要費力去解釋,去說明,去爭辯,不如靜下來去喝杯茶,不與傻瓜論短長,休和愚人爭是非。
李萬博老師說:《莊子·逍遙游》中說,“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薄俺恢匏?, 蟪蛄不知春秋?!闭f的是很多人由于自身的條件局限或自我設限,以為自己認知的就是事實。朝生暮死的菌類不知道之外還有月,蟪蛄生在夏季, 死在夏季,不知道一年有春季和秋季,智慧的分野就在這小大之辯, 見識小其心量也小,見識大其心量也大。如何提高見識長智慧,關鍵在“識”不在“見”,眼睛所見總會有局限,真正提升的法門是放下自我妄斷,尊重自然,承認渺小。如來沒有天文望遠鏡也可以知道小千世界之外尚有中千世界,中千世界之外,還有大千世界。為什么呢?因為知曉這個道,所以就有超越常人的智慧。大道相通,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敬畏的心,源于對自我的正確認知,自我很渺小,與外部世界相對應,無論我們的認識有多么深入,總是和真理相差一步。恭敬,就是對自然、對他人、對真理的敬畏,更是對自己的內(nèi)心的敬畏。倨傲的心,源于對自我錯誤的認知,把自己當做世界的中心,把自己的認識當成真理,陷入執(zhí)念。關注“大印文化”免費使用電子名片,免費學習《總裁演說思維》線上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