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銀早用的光亮劑二硫化碳是Milword和Lyons在1847年發(fā)表的專利中提出的,現(xiàn)在還在使用,僅稍加改變而已。鍍銀層比鍍金價格便宜得多,而且具有很高的導電性,光反射性和對有機酸和堿的化學穩(wěn)定性,故使用面比黃金廣得多。早期主要用于裝飾品和餐具上,近來在飛機和電子制品上的應用越來越多。
用途:
我們日常使用的熱水壺里面的膽就是經過化學鍍銀處理的。由于銀鍍層是光亮反光的,對于熱量所產生的紅外輻射能很好的反射回去,以達到更好的保溫效果。所以鍍銀的熱水壺就具有更好的保溫的作用。
用二硫化碳做光亮劑并不能得到全光亮的銀層,且加入鍍液后要等一段時間才會發(fā)生作用,估計真正的光亮劑是二硫化碳與鍍液中的CN一反應生成的取代尿素、硫脲、胍、硫化物、氰胺化物(cyanamide)及其他種硫化物中的某些化合物。
鍍銀線:
具有很好的導電性能,以及明亮而光澤的表面,而且銀層具有很高的耐腐蝕性。正因為這些優(yōu)點,鍍銀線成為高頻線和有色紡織線的產品。
防護措施:
(1)適當增加銀層厚度,提高鍍層致密度,可以減緩銀層變色時間,雖然成本有所上升,但由于鍍銀層變色的不良產品減少反而降低了生產成本。
(2)儲存過程中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將鍍銀銅線儲存在10℃至25℃度范圍內的恒溫、干燥且避光的環(huán)境中,避免光線和空氣中的水分加速銀層變色。
(3)生產過程中工人盡量帶手套,避免人體直接接觸鍍銀銅線,生產設備隨時檢點模具光潔度,避免刮傷鍍銀層,且設備內部要保持清潔,減少油漬或污漬對鍍銀線變色的影響。
(4)鍍銀銅線半成品包裝應當使用柔軟環(huán)保無鹵的材料,讓其完全包覆鍍銀銅線表層,以達到隔絕空氣的目的,避免空氣有有害物質引起銀層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