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鉬回收利用起步較晚,回收率也比較低。發(fā)達國家鉬選礦回收率高達90%以上,鉬礦的精礦品味大于52%,而我國鉬選礦回收率為80%-87%,鉬精礦品味為45%-52%。此外,我國鉬回收利用面也比較窄,主要是將含鉬廢催化劑和含鉬廢渣及金屬制品生產(chǎn)中的下腳料經(jīng)過化學處理制取鉬酸鈉或鉬酸銨。
鉬的二次資源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鉬冶金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含鉬廢渣、廢液等,二是鉬金屬制品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料和用過的含鉬化學制品或者材料。根據(jù)國際鉬協(xié)的報道,2011年,將近8萬噸鉬被回收利用,約占鉬總消費量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見,回收利用的鉬資源已經(jīng)成為鉬供應鏈上重要的一部分。國際鉬協(xié)預測,到2020年,鉬回收量將達到110000噸,約占鉬供應總量的27%,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會達到35%左右。回收的鉬約60%用于制造不銹鋼,其余則用于制造合金工具鋼,超合金,高速鋼,鑄鋼和化學催化劑。
鎢的碳化物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難熔性。這些合金含有85%——95%的碳化鎢和5%——14%的鈷,鈷是作為粘結劑金屬,它使合金具有必要的強度。主要用于加工鋼的某些合金中,還含有鈦、鉭和鈮的碳化物。所有這些合金都是用粉末冶金法制造的。當加熱到1000——1100℃時,它們?nèi)跃哂懈叩挠捕群湍湍バ浴S操|合金刀具的切削速度遠遠地超過了的工具鋼刀具的切削速度。硬質合金主要用于切削工具、礦山工具和拉絲模等。
在金屬鎢粉制取方面,在20世紀70年代,先進的藍鎢氫還原法取代了黃鎢氫還原法,到20世紀末,紫鎢氫還原法又進一步取代了藍鎢氫還原法,使產(chǎn)出鎢粉的物理性能控制達到更先進的水平,進一步提高了鎢粉的質量。
與此同時,多種處理鎢冶金二次資源技術的研發(fā)成功,使鎢二次資源的利用不論是在技術水平上還是回收利用率上都大幅度提高。
科學技術是生產(chǎn)力,鎢資源作為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是全世界重要的資源,必須合理循環(huán)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