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鉬廢料再回收利用的方法也很多,但一般都以火法為主,濕法為輔,常見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升華法:這是一種基于金屬鉬在一定溫度下能氧化成三氧化鉬并升華而捕集回收的方法,回收率可達98%。該方法主要用于廢鉬粉、鉬條、鉬片、鉬絲、鉬錸合金、高速鋼磨細廢料的回收利用。 鋅熔法:該方法主要通過加熱、蒸餾、焙燒回收硬質合金和超合金廢料中的合金元素,如鈷(回收率達97%)、鉬(回收率達96.2%)、鎢(回收率達98.4%)。 氧化焙燒一酸浸出法:該方法主要用于含鉬催化劑的回收利用,鈷和鉬回收率分別為97%和95%。 碳酸鈉焙燒一浸出法:該方法也主要用于含鉬廢催化劑回收,但主要回收鈷和鎳,它們的浸出率都在90%以上。
世界上開采出的鎢礦,約50%用于優(yōu)質鋼的冶煉,約35%用于生產(chǎn)硬質鋼,約10%用于制鎢絲,約5%其他用于其他用途。鎢可以制造槍械、火箭推進器的噴嘴、穿甲彈、切削金屬的刀片、鉆頭、超硬模具、拉絲模等等,鎢的用途十分廣泛,涉及礦山、冶金、機械、建筑、交通、電子、化工、輕工、紡織、軍工、航天、科技、各個工業(yè)領域。 鎢以純金屬狀態(tài)和以合金系狀態(tài)廣泛應用于現(xiàn)代技術中,合金系狀態(tài)中主要的是合金鋼、以碳化鎢為基的硬質合金、耐磨合金和強熱合金。
在金屬鎢粉制取方面,在20世紀70年代,先進的藍鎢氫還原法取代了黃鎢氫還原法,到20世紀末,紫鎢氫還原法又進一步取代了藍鎢氫還原法,使產(chǎn)出鎢粉的物理性能控制達到更先進的水平,進一步提高了鎢粉的質量。
與此同時,多種處理鎢冶金二次資源技術的研發(fā)成功,使鎢二次資源的利用不論是在技術水平上還是回收利用率上都大幅度提高。
科學技術是生產(chǎn)力,鎢資源作為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是全世界重要的資源,必須合理循環(huán)的利用。
在鎢礦物原料分解方面,早期產(chǎn)業(yè)化的蘇打壓煮法發(fā)展成為不僅能處理白鎢精礦、低品位白鎢中礦,同時能夠處理黑白鎢混合礦;在理論 研究得到突破的基礎上,NaOH(氫氧化鈉)分解法由只能處理低鈣黑鎢精礦發(fā)展成為能處理包括白鎢精礦、難選鎢中礦在內的各種鎢礦物原料的通用技術。當然,隨著發(fā)展逐步淘汰了NaOH熔合法、蘇打燒結法、鹽酸分解法等效率低、環(huán)境污染嚴重的傳統(tǒng)方法。同時也降低了對選礦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了資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