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建筑中木材廣泛應用于寺廟、宮殿、寺塔以及民房建筑中。中國現存的古建筑中,的有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建于公元857年;山西應縣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高達67.31米。在現代土木建筑中,木材主要用于建筑木結構、木橋、模板、電桿、枕木、門窗、家具、建筑裝修等。
木材在加工成型材和制作成構件的過程中,會留下大量的碎塊、廢屑等,將這些下腳料進行加工處理,就可制成各種人造板材(膠合板原料除外)。常用人造板材有以下幾種:
膠合板是將原木旋切成的薄片,用膠黏合熱壓而成的人造板材,其中薄片的疊合必須按照奇數層數進行,而且保持各層纖維互相垂直,膠合板層數可達15層。
膠合板大大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其主要特點是:材質均勻,強度高,無疵病,幅面大,使用方便,板面具有真實、立體和天然的美感,廣泛用作建筑物室內隔墻板、護壁板、頂棚板、門面板以及各種家具及裝修。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是三合板和五合板。我國膠合板主要采用水曲柳、椴木、樺木、馬尾松及部分進口原料制成。
層板間隙的多與少另一個變現方式就是貼合率,提高層板的貼合率就是降低了層板間的間隙,在檢查層板是否有間隙時是以0.03mm的塞尺,塞不進相鄰兩層層板之間或者層板與內筒之間。還可以用手敲擊層板表面,聲音飽滿而不是空曠的聲音,用這種方法敲擊整個層板表面,飽滿聲音占總面積的比例來檢測層板是否成功包扎在內筒或者上一層板上。檢測的詳細方法是:除了用塞尺的方法,敲擊法將包扎板平均分成160格,對每一格進行敲擊,對不合格的區(qū)域標注,未標注的部分占總部分的比率即為貼合率,該指標大于等于85%層板貼合才算過關。第二次檢查貼合率是在縱焊縫與環(huán)焊縫都焊完后進行,由于縱焊縫的的橫向收縮能力,層板的貼合率會比1次檢測的值更高,貼合率更好。
變壓器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制成的靜止用電器。當變壓器的原線圈接在交流電源上時,鐵心中便產生交變磁通,交變磁通用φ表示。原、副線圈中的φ是相同的,φ也是簡諧函數,表為φ=φmsinωt。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可知,原、副線圈中的感應電動勢為e1=-N1dφ/dt、e2=-N2dφ/dt。式中N1、N2為原、副線圈的匝數。由圖可知U1=-e1,U2=e2(原線圈物理量用下角標1表示,副線圈物理量用下角標2表示),其復有效值為U1=-E1=jN1ωΦ、U2=E2=-jN2ωΦ,令k=N1/N2,稱變壓器的變比。由上式可得U1/ U2=-N1/N2=-k,即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有效值之比,等于其匝數比而且原、副線圈電壓的位相差為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