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英雄
20世紀50年代是美國文化配合好萊塢電影進軍世界的光輝時代,無形中促成了T恤衫風(fēng)潮的國際性蔓延。T恤衫與牛仔褲、黑色皮夾克共同塑造了一種深深影響年輕一代的叛逆英雄形象,代表著對傳統(tǒng)禮節(jié)、上流品位的極度藐視和摒棄。詹姆士·迪恩在電影《阿飛正傳》中身穿T恤衫衫,微微立起外套衣領(lǐng)的扮相,成為崇尚叛逆的青少年心目中的偉岸英雄。此外,影星亞特·卡尼在白色T恤衫衫外面套一件黑色馬甲的滑稽相,也使人們更加深了對于T恤衫與平民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的理解,隨后一系列表現(xiàn)反叛青少年題材的電影紛紛采用T恤衫著裝,由此使T恤衫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獨特個性,烙上分支文化的印記。雖然叛逆角色往往便是真實生活中被壓抑的性格的預(yù)先釋放,但在影片中受到熱烈歡迎是一回事,能否被主流社會所欣賞和仿效又是另外一回事。
別樣瘋狂
T恤衫的大規(guī)模流行風(fēng)潮始發(fā)于20世紀70年代。1973年《婦女時裝日報Wear Daily》聲稱T恤衫是當年反文化的首席發(fā)言人。1975年據(jù)載有4千8百萬件印花T恤衫充斥于美國大大小小的服裝市場,并在此后的多年中保持了這一勢頭。T恤衫衫上的圖案與文字只要想得出就能印上去。幽默的廣告、諷刺的惡作劇、自嘲的理想、驚世駭俗的欲望、放浪不拘的情態(tài)都藉此發(fā)泄無遺。對于這種似乎是無可遏止的風(fēng)潮,也曾有人搜文尖刻地批評企圖以T恤衫的文案來達到某些目的的做法太小兒科。作者諷刺地寫道:"如果連你的話人家尚且不樂意聽,又如何指望他們聽你的T恤衫話呢?"
按印花分類
1.局部印花T恤:印花部位主要為:前身、后背、前左上胸、袖口、后領(lǐng)下等。局部印花T恤占T恤總量的70%以上。
2.滿身印花T恤:滿身印花T恤分為布匹印花、裁片印花和成衣印花三類。其中成衣滿身印花需采用專門的T恤印花機生產(chǎn),此類機器目前代表著T恤印花的技術(shù)裝備水平。
3.水性顏料印花: 主要用于白色T恤印花。
4.膠漿印花:主要用于染色T恤印花。
厚板漿工藝:厚板漿是源于膠漿的基礎(chǔ)上,它效果就好像是膠漿反復(fù)地印了好多層一樣,它能夠達到非常整齊的立體效果,一般來說工藝要求比較高,所以一般印花小廠是印不好的,有的連這個技術(shù)都沒有,更別說印好了,可是它卻是風(fēng)靡全球的印花手法!一般適宜用在比較運動休閑型的款上,圖案方面一般采用數(shù)字、字母、幾何圖案、線條等,線條不宜太幼。也有人別具一格用來印花卉圖案,見于秋冬裝皮料或較厚的面料上。在廣告衫的運用上比較少,成本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