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的外觀形式作為功能的外在表現,還具有認識功能,因此,具有信息傳達和符號義;還能發(fā)揮其審美功能,從而產生一定的情調氛圍,形成一定的藝術效果,給人以美的享受。
家具產品的功能分為四個方面,即技術功能、經濟功能、使用功能與審美功能,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家具中的更具有了保值和增值功能,比如歐式家具中的老柚木和中式家具中的老紅木。
板式家具是指以人造板為主要基材、以板件為基本結構的拆裝組合式家具。常見的人造板材有禾香板、膠合板、細木工板、刨花板、中纖板等。禾香板不使用脲醛膠不產生甲醛;膠合板(夾板)常用于制作需要彎曲變形的家具;細木工板性能有時會受板芯材質影響;刨花板(又叫微粒板、蔗渣板、實木顆粒板)優(yōu)質的刨花板環(huán)保耐用是板式家具行業(yè)主要使用的板材之一。中纖板材質細膩便于雕刻。市面上大多使用三聚氰胺飾面,這種飾面抗劃、抗火、堅硬、環(huán)保。此外還有實木貼皮飾面。板式家具是由中密度纖維板或刨花板進行表面貼面等工藝制成的家具。市場上出售的一些板式家具的貼面越來越逼真,光澤度、手感等都不錯,工藝精細的產品價格也很昂貴。
收藏方法
一些年代久遠、頗具收藏價值的老家具是古玩愛好者的“眼熱之物”。不過,在這些藏品中,不乏贗品。為防止“打眼”以下5種鑒別古老家具贗品的方法不妨一試。
1、看包漿是否自然:一般的老家具在使用者手經常撫摸的位置,會出現自然形成的包漿,新仿品中的包漿要么不自然,要么在家具上不常撫摸的地方也有包漿。
2、看家具的底板和抽屜板:老桌子的底板和抽屜板有一股仿不像的舊氣。其中有一點很重要,要看舊家具的明榫,舊式家具的榫眼都是方的,鎖住榫頭的是梢子。如果看到榫眼兩頭圓的,即可說明是機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的。
3、看木紋:有些家具表面會出現高低不平的木紋,但要看這些木紋是否是用鋼絲刷硬擦出來的。
4、看翻修痕跡:有些布面的椅子在翻新后,原有的椅圈會留下密密麻麻的釘眼,這種椅子就是老的,只要將椅子翻過來就可以看到這些眼子。
5、看雕刻:從風格和雕刻水平上考察。老式家具在制作時因工時比較寬,工匠的心態(tài)也相當平靜,所以老式家具一般要經過精雕細刻,家具顯得圓潤自然。而如今新仿的家具,加工者為了降低成本,往往趕時間,這在雕刻上會露出馬腳,尤其在中式家具中,顯得圓不夠順暢,方不夠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