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比例 (壓力比、壓比) Ⅰ內壓縮比(即內壓力比) 氣體經內壓縮后的終了壓力(絕壓)與起始壓力(絕壓)的比值。 Ⅱ外壓縮比(即外壓力比) 壓縮機的出口排氣壓力(絕壓)與進口吸氣壓力(絕壓)的比值。 對于螺桿空壓機來說,內壓縮比指的是螺桿主機吸、排氣口的壓力比(絕壓),外壓縮比指的是空壓機吸、排氣口的壓力比(絕壓) 。 一般說到空壓機的壓縮比指的是外壓縮比,吸氣壓力就是指當地大氣壓,排氣壓力是指空壓機的額定工作壓力,比如優(yōu)耐特斯空壓機UD110-8,其排氣壓力為8bar,則壓縮比為9 。 對于多級壓縮機來說,壓力比也稱總壓力比,是指末級排氣管接管處測得的排氣壓力與首級進氣接管處測得的吸氣壓力之比。相應各級名義吸、排氣壓力之比稱為級的壓力比 。
壓縮方法 Ⅰ等溫壓縮:氣體被壓縮時溫度始終保持恒定的壓縮方法 。 Ⅱ絕熱壓縮:既不加熱也不從外部取走熱量的絕熱狀態(tài)下的壓縮方法 。 Ⅲ多邊曲線壓縮(實際使用的壓縮方法):它是把產生的一部分熱放散、與外部有熱交換的、與等溫壓縮及絕熱壓縮不同的壓縮方法 。
壓縮介質 一般會采用空氣作為壓縮介質,這是由于其具有可壓縮、清晰透明的,并且輸送方便(不凝結)、無害性、、取之不盡等一些特質 。 惰性氣體是一種對環(huán)境不起化學作用的氣體,標準壓縮機能一樣壓縮惰性氣體。干氮和二氧化碳均為惰性氣體。 空氣的性質: 干空氣成分:氮氣(78.08%),氧氣(20.93%) ,二氧化碳(0.03%) “級”和“段” 在容積式壓縮機中,每經過一次工作腔壓縮后,氣體便進入冷卻器中進行一次冷卻,這成為一“級”。 而在動力式壓縮機中,往往經過兩次或兩次以上葉輪壓縮后,才進入冷卻器進行冷卻,把每進行一次冷卻的數個壓縮“級”合稱為一個“段” 。 在日本把容積式壓縮機的“級”稱為“段”,中國個別地區(qū)、個別文獻受此影響,也把“級”稱為“段”。
建立隔聲罩 在空壓機的進、排氣口安裝消聲器或設置消聲坑道以后,氣流噪聲可以降到80db(a)以下,但空壓機的機械噪聲和電機噪聲仍然很高,因此還應在空壓機的機組上安裝隔聲罩。4、懸掛空間吸聲體:在佛山凌格風空壓機站,高大空曠的廠房混響很重。若在廠房頂棚分散懸掛吸聲體,廠房的噪聲可降低3-10db(a),混響時間降低5-10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