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字念“heng”,由于“桁”字較少使用,誤被念為“hang”(行),故此,“行架”由此得名。各桿件受力均以單向拉、壓為主,通過對上下弦桿和腹桿的合理布置,可適應結構內部的彎矩和剪力分布。由于水平方向的拉、壓內力實現了自身平衡,整個結構不對支座產生水平推力。結構布置靈活,應用范圍非常廣。桁架梁和實腹梁(即我們一般所見的梁)相比,在抗彎方面,由于將受拉與受壓的截面集中布置在上下兩端,增大了內力臂,使得以同樣的材料用量,實現了更大的抗彎強度。在抗剪方面,通過合理布置腹桿,能夠將剪力逐步傳遞給支座。這樣無論是抗彎還是抗剪,桁架結構都能夠使材料強度得到充分發(fā)揮,從而適用于各種跨度的建筑屋蓋結構。更重要的意義還在于,它將橫彎作用下的實腹梁內部復雜的應力狀態(tài)轉化為桁架桿件內簡單的拉壓應力狀態(tài),使我們能夠直觀地了解力的分布和傳遞,便于結構的變化和組合。
桁架搭建不僅能為各項表演或者商品展示等提供一個平臺,而且還能以精妙的造型設計為活動增色不少,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由此可見,舞臺桁架搭建并不是僅僅搭建一個臺子,而是要結合所舉辦的活動本身設計,綜合考慮很多因素。
這是一個當今舞臺美術工作者常常談到的話題,任何藝術的創(chuàng)新,都存在一個“度”的問題,存在能否為觀眾所接受的問題。有著堅硬外殼的傳統(tǒng)舞臺的創(chuàng)新,更要駕馭“度”和觀賞者的欣賞口味及欣賞習慣之間的關系。創(chuàng)新的定位應該建立在自身藝術特性的基礎之上,尋找不雷同于其他藝術,并且富有表現力的創(chuàng)造手段,使自己的舞臺設計特色鮮明,更強烈。舞美設計樣式不同,手法各異,但共同遵循的原則,是努力創(chuàng)造盡可能大的自由空間。
設計直接影響到展臺提供的視覺效果高低與否。設計前應盡量與設計師進行完整詳細的溝通,確定展臺設計細節(jié),設計師在展臺設計方面是專業(yè)的,包括顏色與材質、視覺效果的搭配。應盡量聽從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否則一個展臺,設計師一塊想法、參展商一塊想法,無法完美的結合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后果。對展臺設計高的參展商應選擇單獨的設計公司給出設計方案,再由展覽搭建商負責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