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磚雕,對于很多古建筑愛好者來說,不會陌生。所謂磚雕,就是一種古代建筑上面常見的裝飾物。其工藝比較復雜,首先要燒制好青磚。對于青磚的要求也是的,不能有任何瑕疵。燒好青磚以后,工匠再在上面雕刻,整個工期下來有快有慢,主要看磚雕大小和紋飾的復雜程度。
對高尚品德、崇高氣節(jié)的追求。自古我國就以梅蘭竹菊寓意品德高尚,以松竹梅寓意歷經(jīng)考驗、生性貞靜堅韌;以水仙寓意清雅高潔;以蓮花寓意為出淤泥而不染等。 四:對勞動生活的贊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磚雕藝術題材很多都是反映方式社會生活場景,人們把許多生活的場面都刻畫到磚雕中,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勞動生活的贊美,比如唐語的“漁樵耕讀“就是此類磚雕。 美好生活也是人們所向往的,人們通過吉祥的圖案融入磚雕藝術反映內(nèi)心的愿望。如“一帆風順”、“富貴平安”、“喜鵲登梅”等。 五:對美好愛情的頌揚。夫妻關系乃維系封建社會秩序的“五倫”關系之一。民間有很多吉祥圖案表現(xiàn)夫妻恩愛、并蒂同心、白頭偕老的題材,充分反映了對美好愛情生活的頌揚。磚雕藝術中出現(xiàn)了此類寓意作品,如“鴛鴦戲荷”、“鶴戲荷花”、“孔雀戲牡丹”等。
中國的磚雕藝術歷經(jīng)千年演化,在不同的地域環(huán)境中開拓技法,挖掘題材,豐富表現(xiàn)手法,***終形成風格迥異的多種磚雕流派。總體上北方磚雕工藝純熟,造型洗練,風格古樸、豪放;南方磚雕技法豐富,造型精致,層次感強,風格或典雅或綺麗,頗具陰柔之美。 中國磚雕技藝精湛,文化內(nèi)涵豐厚,藝術造詣精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今以中國傳統(tǒng)工藝作磚雕的微縮藝術品,可供觀賞、收藏,或作為家庭辟邪飾品、吉祥禮品贈送友人。
由于磚雕體積較小受到限制,因此它的造型較石雕、木雕而言,不是很豐富,加上歲月的流逝,以及入為地破壞,留存下來的磚雕就更少了。清末至民國初年為磚雕發(fā)展的鼎盛期,其雕刻工藝特別細膩復雜,處理上大都是前景對象施以圓雕或半圓雕,中景的場景如樓閣、廊柱為鏤雕,背景的屋宇,山水樹林等雕刻輔以一定深度,前后可多達9個層次之多,前呼后應,層層深入,刀工精致,具有層次感和距離感,令人驚嘆。光影效果顯著,與中國古典園林的借景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磚雕的用料與制作也極為考究。一般采用經(jīng)特殊技藝燒制、擲地有聲、色澤純清的青磚為材料,先細磨成坯,在上面勾勒出畫面的部位,鑿出物象的深淺,確定畫面的遠近層次,然后再根據(jù)各個部位的輪廓進行精心刻劃,局部“出細”,使事先設計好的圖案一一凸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