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裝流水線是目前流水線市場上比較流行了一款產品,涂裝流水線的七大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前處理設備、噴粉系統(tǒng)、噴漆設備、烘爐、熱源系統(tǒng)、電控系統(tǒng)、懸掛輸送鏈等。適用于工件表面的噴漆、噴塑處理,多用于單件或小批量工件的涂裝作業(yè),配合懸掛輸送機、電軌小車、地面輸送機等運送機械形成運輸作業(yè)。
熱源系統(tǒng)
熱風循環(huán)是應用較普遍的加熱方式,它利用對流傳導原理對烘爐進行加熱,達到工件的干燥和固化。熱源可根據用戶的具體情況選擇:電、蒸汽、燃氣或燃油等。熱源箱可根據烘爐的情況而定:置于頂部、底部和側部。
電控系統(tǒng)
涂裝、涂裝流水線電氣控制有集中和單列控制。集中控制能采用可編程序控制器(PLC)來控制主機,根據編制的控制程序對各工序進行自動控制,數據采集和監(jiān)視報警。單列控制是涂裝生產線中常用的控制方式,各個工序單列控制,電控箱(柜)設置在設備附近,造價低、操作直觀、維修方便。
流水線安裝注意事項:
流水線的平面設計應當保證零件的運輸路線短,生產工人操作方便,輔助服務部門工作便利,有效地利用生產面積,并考慮流水線安裝之間的相互銜接。為滿足這些要求,在流水線平面布置時應考慮流水線的形式、流水線安裝工作地的排列方法等問題。
流水線安裝時工作地的排列要符合工藝路線,當工序具有兩個以上工作地時,要考慮同一工序工作地的排列方法。一般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偶數個同類工作地時,要考慮采用雙列布置,將它們分列在運輸路線的兩例。但當一個工人看管多臺設備時,要考慮使工人移動的距離盡可能短。
一般根據物料搬運系統(tǒng)的要求、物料裝卸地點的各種條件、有關的生產工藝過程和物料的特性等來確定各主要參數。
①輸送能力:輸送機的輸送能力是指單位時間內輸送的物料量。在輸送散狀物料時,以每小時輸送物料的質量或體積計算;在輸送成件物品時,以每小時輸送的件數計算。
②輸送速度:提高輸送速度可以提高輸送能力。在以輸送帶作牽引件且輸送長度較大時,輸送速度日趨增大。但高速運轉的帶式輸送機需注意振動、噪聲和啟動、制動等問題。對于以鏈條作為牽引件的輸送機,輸送速度不宜過大,以防止增大動力載荷。同時進行工藝操作的輸送機,輸送速度應按生產工藝要求確定。
③構件尺寸:輸送機的構件尺寸包括輸送帶寬度、板條寬度、料斗容積、管道直徑和容器大小等。這些構件尺寸都直接影響輸送機的輸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