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聚光燈體積小,熱量低,壽命長,理論壽命為50000-80000小時,傳統(tǒng)聚光燈如冷光源聚光燈,透射式聚光燈,鎢絲聚光燈使用壽命一般都在200-500小時(差距極為明顯),固態(tài)光源,無充氣,無頻閃,免維護的優(yōu)點,在相同照度下比傳統(tǒng)聚光燈節(jié)電8-10倍。是舞臺,演播室照明的理想燈具。
燈光布光要求
中小演播室對演播燈光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與傳統(tǒng)演播室相比,在燈光方面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
(1)演播室的照度按攝像機標準圖像的規(guī)范要求為1500-2000IX,而編輯及其它后期制作機房的照度反差如處理不好,很容易使攝像機輸出的視頻信號達不到廣播級的要求,或者雖然播音員的圖像滿足要求,但背景卻模糊不清。尤其是中小演播室背景的制作用房極易使的編輯用房形成一個“黑洞”,若單純加大編輯區(qū)的照度,會使編輯人員在強烈的眩光下工作,很不舒服。所以制作室及演播室燈光要設計合理。
(2)編輯用房的照明對光源的色溫和顯色指數均沒有要求,而電視攝像要求照明的色溫為3200K(冷光源為300K),顯色指數要求在85以上(宜在90以上)。要用專業(yè)演播室三基色照明燈具達到電視攝像的照明要求,在燈光設計上需要合理選型。
(3)編輯辦公用房的照明,應該只感覺到正常的亮度,而不應有刺眼眩光,即工作人員在正常工作和平視時,看不到光源。而演播室燈光為了滿足電視攝像畫面的層次感和輪廓清晰,要求有一定的角度,燈具相對“裸露”。
(4)演播室背景采用有一圈幕布或背景板處理,播音區(qū)和背景編輯區(qū)在同一個層高,背景有實,有虛,對燈光的要求完全不同,背景光若處理不好,電視圖像上很容易出現刺眼的亮度反差。因此再投資有一定限制情況下要做好燈具的合理分配調整,只要做好處理即使使用一個背景光也可以了,這樣相對投資少。
輔助光:也稱為補助光、副光。它是一種無陰影的軟光,用來調整光比,減弱主光投射的粗糙的陰影(減低光亮部分與陰影部分的反差比)和表達出陰暗面的細部。理想的情況是,副光不改變曝光,或者造成雜亂的陰影,或者破壞主光的效果。此外,副光應與所有燈光一樣,應能在單獨打開時,不會造成妨礙畫面的陰影或造型,強烈的副光經常用來彌補缺陷掩飾主光位置不當所造成的丑陋或不適當的造型。副光在畫面中還起到修飾作用,在主光和全光的基礎上進行修飾,加工突出被攝體的全部或部分的表面結構、立體和空間。在階調配置上,他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強大畫面中的亮度間隔及豐富畫面層次,在彩色中,副光是彩色平衡的主要手段。
逆光和攝像機處于相對方向,從背面照射到被攝對象身上,這樣就能夠把前景的人物和背景分開來,烘托出人物頭、肩部,勾畫輪廓線條,突出主體與背景之間的空間深度,使人物顯得有生氣,不呆板,畫面很透亮。尤其在近、特寫鏡頭時,可在光部呈現一種光暈,增加形象美。因此在拍攝物體尤其是人物時基本上少不了逆光。逆頂光主要烘托人物頭部頸和肩部,勾畫出人物的立體輪廓,具有立體感,與背景分隔開,具有空間感。如果人物少側向側逆光方向,可在人物前額,面頰上形成鮮明光斑,造成強烈的陽光效果。當人物連續(xù)轉動與攝像機成了90度,它又可作為主要光種來突出面部的立體線條,光比運用合適,可給人以剛毅堅強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