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拉索蘆薈主產于南美洲北岸附近的庫拉索、阿律巴及博內爾小島。中國廣西柑桔研究所、廣西果蔬研究所于1991年引種栽培。 喜溫暖、 耐高溫、不耐寒。
葉可以入藥,清熱,通便,殺蟲;主治熱結,婦女經閉,小兒晾癇,疳熱蟲積,癬瘡,痔瘺,萎縮性鼻炎,瘰疬。
庫拉索蘆薈具短莖,直立無分枝,葉片大而厚、多肉多汁、狹披針形、基部闊,植株幼時葉片兩列著生,成長后則呈蓮座狀。葉長60-80厘米,寬9-12厘米,葉色灰綠,葉表有蠟質的灰白粉層,成年時點,邊緣疏生有刺狀小齒?;ㄝ愀?0-100厘米,總狀花序,自葉腋抽生,小花圓筒形、基部窄、黃色,冬、春季開花。
扦插時期:適宜的扦插溫度為25-28℃,如果基質溫度比氣溫略高2-4℃,則更適宜庫拉索蘆薈扦插苗生根成活。在氣溫和土溫較低的情況下,作庫拉索蘆薈扦插繁殖時,要采用增溫措施。
扦插材料:采取生長充實的主莖或側枝,作為扦插材料。將它置于通風干燥處,使其傷口愈合收干,然后再進行扦插。
庫拉索蘆薈選苗栽植
栽植季節(jié):春季的3-5月和秋季的9-11月為時期。這兩個季節(jié)移栽返苗周期短,一般一周可返苗,生長出新根系。但其他季節(jié)栽植時要有相應的輔助措施,如夏季遮陽降溫,冬季增溫保溫。移栽苗,在陰天進行。
種植密度:根據(jù)庫拉索蘆薈的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特征,結合種植地的土壤條件和當?shù)丶s經濟的程度,定出初植密度每畝1800-2500株。在2米寬的栽植畦上,行距50厘米,株距50厘米。
栽植方法:按行距挖穴,穴成品字形錯開,每穴栽苗1-2株。
洗苗:打開瓶蓋,取出庫拉索蘆薈小苗,清洗干凈根部培養(yǎng)基。并按種苗的高矮、強弱分級。
:主要是防治由或引起的病害,用1000-2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全株)1-2分鐘。
移植:植株后稍加晾干即可移植。移植有2種形式,一種是將小苗直接種到苗圃的沙床中,移栽深度以植株穩(wěn)立于沙中為宜,切忌種得過深,以免引起爛苗。另一種是將小苗移栽到營養(yǎng)袋中,營養(yǎng)袋宜用塑料薄膜制成,規(guī)格為10厘米×12厘米,下有出水孔,底層裝富含有機質的栽培土,上層覆蓋河沙,小苗植于沙中。
淋水:小苗移栽后應淋定根水,但次澆水不宜過濕,否則容易爛苗。如在移栽前淋濕基質,移植后不再淋定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