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紙傘是源于中國的一種紙制傘,亦傳至亞洲其他地區(qū)如日本、朝鮮、越南、泰國、老撾等地,并在各地發(fā)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油紙傘。隨著一些客家人遷到臺灣定居,令中式油紙傘在臺灣亦有所發(fā)展。油紙傘除了是擋陽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禮儀一項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國傳統(tǒng)婚禮上,新娘出嫁下轎時,喜娘會用紅色油紙傘遮著新娘以作避邪。日本傳統(tǒng)婚禮上,新娘也會被紅色油紙傘遮著,老人喜好象征長壽的紫色傘,送葬時則要用白色傘。日本傳統(tǒng)舞蹈也會以油紙傘作道具,茶道表演時用的要用“番傘”。 在早期客家莊里,由于“紙”與“子”諧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時,女方通常會以兩把紙傘為嫁妝,一含“早生貴子”的意思,且“傘(傘)”字里有四個人字,也象征著多子多孫,而紙傘傘面張開后形成圓形,且“油”與“有”諧音,為祝福新人生活美滿圓滿的意思。男子16歲成年禮時,也會以相同理由贈予一對紙傘。 宗教慶典中,也??吹綄⒂图垈阕鳛檎诒挝飺卧谏褶I上,此是取其圓滿的意思,作為人們遮日避雨、驅惡避邪的象征。 現時日常所用的傘多是洋傘,油紙傘多作為藝術品和游客紀念品售賣。
反向雨傘可以反向收起,其發(fā)明者是61歲的英國發(fā)明家Jenan Kazim。這種雨傘的打開與合攏的方向相反, 它能夠很好的排出積聚在傘內的雨水。反向雨傘同時避免了傘骨戳到路人腦袋的尷尬。發(fā)明者表示,新的設計意味著使用者一旦把傘收起來,就能保持長時間的周身干爽,同時還能避免在強風中受傷。
多折傘 一種多折傘,包括中棒(1)、固定在所述中棒(1)頂部的上巢(2)、與所述中棒(1)滑動套接的下巢(3)、以及支撐傘面(8)的多根傘骨(5);所述傘面(8)為不等幅傘面,即傘面前部邊緣與所述中棒(1)的距離較小,傘面后部邊緣與所述中棒(1)的距離較大;相應地,所述傘骨(5)包括前部傘骨(53)、兩側傘骨(52)和后部傘骨(51),所述前部傘骨(53)折數較少,所述后部傘骨(51)折數較多。本實用新型的多折傘后部有較大的遮蔽面積,可避免下大雨時人后面被淋濕,且前方視線好,并具有防風的效果。
PG布又叫碰擊布,高密碰擊布是一種新型布料。PG有以下特點:顏色呈啞光,暗色。布料手感像棉布一樣,阻光性較好,PG布成本比較高,但防紫外線功能、質量的穩(wěn)定程度、色彩的檔次都比較理想,是比較好的雨傘布,一般PG布只用在的雨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