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舞臺音響器材包括:監(jiān)聽調音臺;功放調音臺;便攜式調音臺;功率放大器;動圈話筒;電容話筒;無線話筒;音箱;監(jiān)聽音箱;功放音箱;超低音箱;均衡器;混響器;效果器;延時器;壓縮器;限幅器;分音器;噪聲門;激光唱機;錄音卡座;影碟機;投影機;變調器;點歌器;耳機等眾多設備。
演出現場一般是比較大的,站在舞臺上說話用話筒也未必能聽得清楚,這時就需要音響了。舞臺使用的音響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現場音效,比如演唱會,就要必須準備高質量的音響,好的音質才能把好的音樂和現場的觀眾共分享。
大振膜話筒 vs 小振膜話筒
大振膜話筒的本底噪音比小振膜低。因為小振膜話筒的振膜面積小,這導致振膜表明堅硬,空氣分子沖擊振膜后會產生很多能量。是否可以錄制聲壓級信號,是由振膜的靈敏度和面積決定的。大而易于振動的振膜具有高靈敏度,反過來,小而堅硬的振膜靈敏度低。大振膜膜片容易運動,即使是比較低的聲壓級,也可以輸出高電平。
全指向話筒可以感應聲壓的細微變化,大振膜和小振膜都是如此,理論上,拾取低頻的能力與其他頻率一樣。它的下限頻率由小排氣孔來設置,這個小孔用來防止由于環(huán)境氣壓變化時引起的振膜移位。根據排氣孔的尺寸(例如直徑,長度),它起到了聲學低通濾波器的作用。上限頻率由受幾個因素影響,這些都和振膜的尺寸有關。
天幕 19世紀末葉之前,布景中只用繪畫的背景。當舞臺上開始使用電燈照明以后,才出現了依靠色光投射以制造出天空幻覺的天幕。1902年西班牙舞臺設計師富提尼發(fā)明了包括照明方法在內的碗形天幕體系,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后又改為半圓筒形的、可以收縮的軟質料天幕,這種天幕在歐洲大陸的劇院中使用較多,而在英、美、日諸國和中國的劇場中,多使用橫貫舞臺后方的中間平直兩翼稍圓的軟質料天幕。從60年代以后開始,劇院普遍使用塑料天幕,天幕前后均可大面積投光和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