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活動房,也叫集裝箱房,集裝箱房屋,集裝箱住宅,是指主要以集裝箱為基礎材料稍經改造而成為有窗有門的房子。此類集裝箱房常見于建筑工地作為工人的宿舍使用,也有人當做出租房屋使用,堅固耐用,搭建方便。因此,集裝箱房也被稱為住人集裝箱。
貨柜式
:用傳統(tǒng)貨柜箱改造成的集裝箱房,是對廢棄貨柜集裝箱的再次利用,特點是非常堅固,可以承受較大的壓力。
焊接箱式
全新焊接式活動房就是近幾年流行的住人集裝箱,由于它的技術接近類貨柜集裝箱,因此也稱之為集裝箱活動房,這種集裝箱房技術標準低于貨柜集裝箱,特點是運輸、安裝、移動方便,而且成本較低,壽命在十幾年以上,投資回報率較高,使用的范圍比較廣
在鶴州附近,記者見到一戶蝸居在集裝箱里的家庭,一家3口,以收廢品和打工為生。兩個房間做睡房,另外還有堆放雜物的房間,廚房、廁所,則是在旁邊另外搭建的。據主人余阿姨介紹,他們在這里住了10多年,之前都是蓋鐵皮房,總被當成違建拆掉,后他們只好和村委簽協議,租下那塊地,然后花1萬多元買了個集裝箱改裝成房子。余阿姨說:“我們在上面蓋了一層木板、一層鐵皮,住在這里冬暖夏涼,很舒服?!?
近在網上有一篇轉帖很“火”,文中稱位于深圳一高速路入口旁的樹林里發(fā)現了集裝箱“蝸居族”。記者2010年03月17日按文中所說,找到居住在這里的老王一家。老王告訴記者,集裝箱是花1萬元買的,地是租的。選擇住集裝箱,老王看中兩大特點:、方便,而且,萬一哪天想換個地方做生意,隨時可以搬遷。老王和老婆孩子住在集裝箱里。
這種類型房子的出現是因為房屋可移動性的需求。這種房子初主要是銷售給那些生活地點不定的群體,工作生活為移動性質,固定的房屋對他們不是很合適。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這種房屋被推廣成為廉價房,在一個地方建立和放置很長一段時間,甚至用石質的地基安裝。以前,這種房屋單元的寬度是8英尺或不到,但是1956年,10英尺(3米)寬的住房隨著新術語“活動房”一起被引入。這種活動房是矩形的,由噴漆鋁板制成,而不是旅行拖車那種流線型的外形,通常是組裝后再上漆。這有助于區(qū)分活動房和旅行拖車。
在五十年代,活動房開始在歐洲盛行,進而在六十年代開始發(fā)展到加拿大,日本等發(fā)達國家。活動房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進入中國,早的時候主要用于臨時性的住房,隨著產品的發(fā)展,活動房逐漸用于辦公室、崗亭、倉庫等。
2000年后,房地產行業(yè)開始迅猛發(fā)展,活動房發(fā)展的契機出現。
新型空間結構-金屬拱型波紋屋面技術(YT6118型,YJ3011型,跨度:6-30M)具有跨越能力大、自重輕、施工速度快、防水無漏、使用周期長等優(yōu)點。其突出特點是適應無支撐跨度6-42M,適用于倉庫、車間、廠房、展覽廳、養(yǎng)殖廠、禮堂、圖書館、教室、報告廳、文體場館、集貿市場、住宅等。由于自重輕、設計施工周期短,特別適應各類房屋加層及舊房改造。金屬屋頂成型技術把建筑業(yè)與機械的自動化完美結合起來,使其屋面施工簡單化,金屬屋面成型,自帶機械、現場制作安裝、勞動強度低、生產效率高、施工速度快、倍受建筑師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