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成體長約30~40厘米,個別種類,如大竹鼠的體長可達45厘米,體重2~4公斤;趾強爪尖;全身披長毛,但尾無毛或短而稀,較鼢鼠長;體色隨年齡而不同,從深色到淺色,幼體的毛色比成體的毛色深。周身均為深灰黑色。成體身體背部毛色為棕灰色并長有百尖針毛,吻部及兩側的毛色略淡,身體的腹部毛被較為稀疏,色白而暗其間也雜有閃亮的細毛,透過毛被可看到粉紅色的皮膚,個別個體的足背與尾部的毛色均為灰棕褐色。
實踐經驗技巧:
1.公竹鼠要強壯有力。公鼠比母鼠個頭大,更容易征服母鼠(個別母鼠會欺負比自己個頭小的公鼠),竹鼠先生 也更方便公鼠爬背配種。
2.動物也是需要經驗的。頭胎母鼠與已配成功的公鼠更容易懷孕,新公鼠與老母鼠合群更容易上手。
3.如何減少打架概率。很多人會把公鼠提到母鼠鼠池里配種,這樣容易造成母鼠咬傷、要死公鼠,因為母鼠相對公鼠來說更有領地意識。我一般都是把母鼠提到公鼠鼠池進行配種,打架概率就低了很多。
4.配種時間不易過長。注意觀察就能發(fā)現,竹鼠配種時間一般只在合群前3天比較頻繁(竹鼠也需要新鮮感),一周以后很少見到公鼠爬背。我個人在給竹鼠合群配種時都是3-5天就隔開,15天后摸胎未懷孕的重新合群配種。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公鼠利用率,也能避免因母鼠懷孕咬傷、咬死公鼠,還能夠及時發(fā)現“不行”的公鼠,并淘汰,避免發(fā)生上面例子的情況。
5.合理采用群配。對于久配不孕的母鼠,對于小養(yǎng)殖戶來說,如果舍不得淘汰,那就采用一母多公(公鼠不打架的情況下)的群配方法,如果這樣還不行,那就淘汰吧。
近來有不少養(yǎng)殖戶反映,即使母竹鼠會帶仔并沒有出現咬崽和吃崽的情況但是還有會損失一些小鼠,所以特意整理一篇竹鼠哺乳期管理的相關辦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1、前期:(產后十天)產后一周禁止打掃室內衛(wèi)生以及,在產后三天盡量少投喂精料多投喂多汁的粗料投喂量為平時的三分之二。
2、中期:(產后10-20天)及時檢查仔竹鼠的生長情況、健康情況,是否長出深灰色毛以及同胎個體是否均勻,在此期間應適當增加墊窩稻草。
3、后期:(20天至斷奶),加大母竹鼠的投喂量,20天左右需做好母乳工作,可用可用魚腥草、爐甘石作為使用,主要用于預防母竹鼠乳房炎,檢查崽鼠是否患有黃白痢,感冒等疾病,如有發(fā)現盡早,(方案詳見竹鼠常見疾?。┟扛?到4天檢查一次母乳的奶水是否充足,期間至少要投喂三次以上下奶的食物,并且充分保證多汁粗料的供應。下奶可用通草煮水泡牛奶或精料每只母竹鼠至少保證25毫升對于不帶崽母竹鼠,采取寄養(yǎng)方式。
竹鼠引種到場后怎么辦?該注意些什么?這是很多初養(yǎng)者面臨的的問題,因為他們沒有相關經驗,心里也沒底,急切的想了解這方面的技術,為此,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了竹鼠到場后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夠幫到初養(yǎng)者,為您們降低風險,創(chuàng)造財富。
1、保溫:采取各種保溫方式保證鼠舍溫度在10度以上。鼠欄必須墊夠足夠的稻草,保證竹鼠睡覺都是睡在干稻草上,如果天氣比較冷,每天晚上睡覺前應該給稻草比較少或者稻草弄濕的鼠舍加一次稻草。
2、通風:要保證竹鼠鼠舍沒有氨氣味道,如果人進入竹鼠鼠舍都感覺比較悶的話,必須開窗通風1個小時左右,建議每天在中午都開窗通風一次。
3、干燥:保證鼠舍及鼠池的干燥清潔,很多初養(yǎng)者剛結束鼠池還未干就沖沖引種到場飼養(yǎng),造成竹鼠大面積拉肚子,應該完后空置三天再進鼠,還有很多初養(yǎng)者在濕氣很大的季節(jié)引種飼養(yǎng),這也會造成竹鼠大面積發(fā)病,鼠舍濕氣很大,鼠池感覺很潮濕時應該時時撒鋸末或者草灰吸潮,勤換墊草,想盡一切辦法保證鼠舍的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