鎢銅合金在航天航空中用作導彈、火箭發(fā)動機的噴管、燃氣舵、空氣舵、鼻錐,主要要求是要求耐高溫(3000K~5000K)、耐高溫氣流沖刷能力,主要利用銅在高溫下?lián)]發(fā)形成的發(fā)汗制冷作用(銅熔點1083℃),降低鎢銅表面溫度,保證在高溫極端條件下使用。
電阻焊電極:綜合了鎢和銅的優(yōu)點,耐高溫、耐電弧燒蝕、強度高、比重大、導電、導熱性好,易于切削加工,并具有發(fā)汗冷卻等特性,由于具有鎢的高硬度、高熔點、抗粘附的特點,經(jīng)常用來做有一定耐磨性、抗高溫的凸焊、對焊電極。
鎢鋼,又稱為硬質(zhì)合金,是指至少含有一種金屬碳化物組成的燒結復合材料。碳化鎢,碳化鈷,碳化鈮、碳化鈦,碳化鉭是鎢鋼的常見組份。碳化物組份(或相)的晶粒尺寸通常在0.2-10微米之間,碳化物晶粒使用金屬粘結劑結合在一起。粘結劑通常是指金屬鈷(Co),但對一些特別的用途,鎳(Ni),鐵(Fe),或其它金屬及合金也可使用。對于一個待定的碳化物和粘結相的成份組合稱之為“牌號”。
鎢鋼的分類根據(jù)ISO標準進行。這種分類的依據(jù)是工件的材料種別(如P,M,K,N,S,H牌號)。粘結相成份主要是利用其強度和耐蝕性。
鎢的熔點是所有金屬元素中的,密度(19.3 g/cm3)很高,與黃金接近,鎢的硬度也很高,如碳化鎢的硬度則與金剛石接近。此外,鎢還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較小的膨脹系數(shù)等特性,因而被廣泛應用到合金、電子、化工等領域,其中硬質(zhì)合金是鎢的消費領域。
固相燒結階段(800℃——共晶溫度)
在出現(xiàn)液相以前的溫度下,除了繼續(xù)進行上一階段所發(fā)生的過程外,固相反應和擴散加劇,塑性流動增強,燒結體出現(xiàn)明顯的收縮。
液相燒結階段(共晶溫度——燒結溫度)
當燒結體出現(xiàn)液相以后,收縮很快完成,接著產(chǎn)生結晶轉變,形成合金的基本組織和結構。
冷卻階段(燒結溫度——室溫)
在這一階段,鎢鋼的組織和相成分隨冷卻條件的不同而產(chǎn)生某些變化,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對鎢鋼進行熱處理以提高其物理機械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