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成熟后,隨即播種,次春發(fā)芽。若將種子沙藏,次春播種前15d,在室外背風向陽處,另挖斜底坑,將沙藏于移至坑內,傾斜面向太陽,罩以塑料薄膜,利用陽光進行高溫催芽,當種子20%裂嘴時播種。也可在播種前1星期用45℃溫水浸種,自然冷卻后2-3d撈出,裝入筐簍或蒲包,蓋上濕布,放在20-50℃的溫室催芽,當種子2/3裂嘴時播種,一般4月中、下旬進行,條播或點播,種臍要平放,覆土2-15厘米。
施肥栽植前3年,每年6月-7月追肥1次-2次,選用氮、磷、鉀等復合肥,株施肥0.25㎏,撒施或坑施,與土壤混拌,灌透水。見果后,每年在萌芽前、開花后和果實膨大期分別追施氮、磷、鉀復合肥3次,施肥量視樹齡在0.5㎏ -1.0㎏/株;每年秋季果實采收后施基肥10㎏-20㎏/株。
栽植第2年至第5年:中心干明顯的選留,按疏層形修剪,培養(yǎng)2層-3層主枝,控制樹高在2.5米左右。中心干不明顯的,按開心形整枝,在前-年定干保留的萌芽枝30厘米-40厘米處打頂摘心,培養(yǎng)固定主枝;在主枝頂部10厘米-20厘米選留2個-3個萌芽枝培養(yǎng),其余萌芽枝全部去除。
中耕撫育:生長季節(jié)結合除草進行松土擴穴,每年撫育1-2次。
水肥管理:澆水栽植1-3年,每年澆水2-3次,確保苗木成活。栽植4-5年以后可不必澆水,如遇特殊年份,則視干旱程度酌情處理。
施肥每年追肥1次,5月-6月結合灌水或降雨追施復合肥1次,追肥量視樹齡在0.25㎏-0.5㎏/株。
整形修剪:栽后第2年,根據(jù)植株生長情況,有明顯主干的在30厘米-40厘米處定干,按喬狀樹體修剪;無明顯主干的,按不同方位選留3個-4個間隔生長的粗壯枝條作為主枝培養(yǎng),控制生長過旺的徒長枝,穩(wěn)定樹勢,平衡樹體。
栽植3年后,毎年適當疏剪平行枝、擁擠枝、交叉枝、病蟲枝等。由于某種原因未能形成良好樹形的“小老樹”,可采用平茬扶壯或換頭扶壯的方法來培養(yǎng)理想樹形,從而達到豐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