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章,簡言之,就是佩帶在身上用來表示身份、職業(yè)、榮譽的標志。它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氏族部落的圖騰標志。而徽章真正有文字記載,則起源于我國?!稇?zhàn)國策·齊策一》記載:“秦假道韓魏以攻齊。齊威王使章子將而應之……章子變其徽章,以雜秦軍?!边@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早的一例。但此處所指的徽章,與現在意義上的徽章,是有本質的區(qū)別的。它實際指的是旗幟。高誘注:"徽,熾名也……變易之,使與秦旗章同。"。
后來到了宋代,據史料記載,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李飛熊盜用驛馬,詐稱使者,陰謀作亂被朝廷識破處斬。為防止再有人假冒使者,朝廷規(guī)定給每位使者發(fā)一枚刻有特殊標記的銀牌,入朝晉見或執(zhí)行公務時佩戴于身,作為標識,成為一種加強宮政事務管理的手段。到了金代,女真族派譴使者外出,讓貴者佩,呼為"郎君",讓次者佩銀牌,呼為"銀牌郎君"。這兩種徽章分別鑄刻有六、七個篆字,證明使者身份和地位。此外,在中國古代,較為的虎符、魚符、腰牌等均是現在徽章的雛形,已具備了現在徽章,特別是憑證類徽章的特征。但只是到了近代,特別是清代,徽章才真正具備了現代的意義。近人徐珂編撰的《清稗類鈔》第13冊《服飾類.徽章》一文寫到:"徽,幟也。古以旗幟為旌別,故設徽章。今謂凡可為旌別之記號者,曰徽。常用者以金銀銅為之,暫用者以綢絲綾為之。"在中國,真正的徽章始于清朝1863年的雙龍寶星系列章。
制作工藝類似于琺瑯徽章(景泰藍徽章),與真琺瑯的區(qū)別在于徽章所使用的琺瑯顏料不同(一個為真琺瑯顏料,一個為合成琺瑯顏料,仿琺瑯顏料)
仿琺瑯徽章,工藝精湛,琺瑯顏色表面光滑,特別細膩,給人一種非常華貴的感覺。 是徽章制作工藝的。如果您先做一款又美觀又的徽章,請選擇仿琺瑯徽章。
沖壓徽章一般采用的徽章材料有銅(紫銅,紅銅等),鋅合金,鋁,鐵等,這樣也可以稱為金屬徽章。其中因為銅軟,適合制作徽章,所以銅壓徽章的線條清晰,鋅合金徽章次之,對應的銅壓徽章的價格也是。沖壓徽章的表面可以做各種電鍍效果,包括鍍金,鍍鎳,鍍銅,鍍古銅,鍍古銀等各種不同電鍍效果。 沖壓徽章凹下的部分也可以處理成磨沙的效果。
即觀察徽章表面自然包漿、琺瑯涂層、烤漆效果、電鍍光澤、背景圖案、文字特征等等。真品徽章琺瑯色正,烤漆亮麗,有優(yōu)良的附著力和耐高溫、耐腐蝕等特征。贗品徽章是用油漆涂制,自然快干固化,漆面有層疊痕跡,顏色光澤度差又過于鮮艷,時間長漆膜易脫殼起層?;照卤砻骐婂儗由顪\、明暗、厚薄也是辨別真?zhèn)蔚闹匾罁?
即廣識博聞,或從書刊傳媒中獲取有關知識,或向專家藏家咨詢鑒定,或用同樣徽章進行比較等等。目前已出版的徽章鑒賞書籍有《中章》、《徽章及其收藏》等數十部。近年來還出現了“徽章網”、“毛澤東像章收藏網”等數十個專業(yè)網站,收藏者可從中了解有關知識和行情,對提高甄別能力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