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屬是在地殼中含量較少,分布稀散或難以從原料中提取的金屬。如鋰、鈹、鈦、釩、鍺、鈮、鉬、銫、鑭、鎢、鐳等。按其物理、化學性質(zhì)及生產(chǎn)方法上的不同可分為:(1)稀有輕金屬,如鈹、鋰、銣、銫等;(2)稀有貴金屬,如鉑、銥、鋨等;(3)稀有分散金屬,如鎵、鍺等;(4)稀土金屬,如、鈧釔、鑭、鈰、釹等,(5)難熔稀有金屬,如鈦、鋯、鉭等; (6)放射性稀有金屬,如釙、鐳、錒、鈾、钚等。
稀有稀土金屬
簡稱稀土金屬,包括鈧、釔及鑭系元素。它們的化學性質(zhì)非常相似,在礦物中相互伴生。
稀有放射性金屬
包括天然存在的鈁、鐳、釙和錒系金屬中的錒、釷、鏷、鈾,以及人工制造的锝、钷、錒系其他元素和104至107號元素。
分類不是十分嚴格的。有些稀有金屬既可以列入這一類,又可列入另一類。例如錸可列入稀散金屬也可列入稀有難熔金屬。
鉬 (mù)為人體及動植物必須的微量元素。為銀白色金屬,硬而堅韌。人體各種組織都含鉬,在人體內(nèi)總量為9mg,肝、腎中含量。
鉬是一種過渡元素,極易改變其氧化狀態(tài),在體內(nèi)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中起著傳遞電子的作用。在氧化的形式下,鉬很可能是處于+6價狀態(tài)。雖然在電子轉(zhuǎn)移期間它也很可能首先還原為+5價狀態(tài)。但是在還原后的酶中也曾發(fā)現(xiàn)過鉬的其他氧化狀態(tài)。鉬是黃嘌呤氧化酶/脫氫酶、醛氧化酶和亞硫酸鹽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從而確知其為人體及動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鉬的生物屬性也很重要,它不僅是植物也是動物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 鉬是植物體內(nèi)固氮菌中鉬黃素蛋白酶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植物硝酸還原酶的主要成份之一;還能激發(fā)磷酸酶活性,促進作物內(nèi)糖和淀粉的合成與輸送;有利于作物早熟。鉬是七種重要微量營養(yǎng)元素之一。 鉬還是動物體內(nèi)肝、腸中黃嘌呤氧化酶、醛類氧化酶的基本成份之一,也是亞硫酸肝素氧化酶的基本成份。研究表明,鉬還有明顯防齲作用,鉬對尿結(jié)石的形成有強烈抑制作用,人體缺鉬易患腎結(jié)石。一個體重70kg的健康人,體內(nèi)含鉬9mg。對于人類,鉬是第二、第三類過渡元素中已知對人必不可少的元素,與同類過渡元素相比,鉬的毒性極低,甚至可認為基本。當然,過量的食入也會加速人體動脈壁中彈性物質(zhì)——縮醛磷脂——氧化。所以,土壤含鉬過高的地區(qū),癌癥發(fā)病率較低但痛風病、全身性動脈硬化的發(fā)病率較高。而食入含鉬過量的飼草的動物,尤其長角動物易患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