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舞獅的起源
傳說在浙江金華縣有一座奇靈山,山下有一條名叫「靈溪」的大溪流。人們每天都用靈溪的水來澆灌稻田。有,縣老爺和隨從正在巡視鄉(xiāng)野的時候,忽然看見幾名大漢扛著一個大籠子,上前一看,才知道籠中是一只大蛇,而且大蛇還在留著淚;縣老爺看了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對幾位大漢說:「壯士們,這只大蛇能否賣給我?」幾位大漢見縣老爺要買這只大蛇,連忙應(yīng)允??h老爺將大蛇帶回家中飼養(yǎng),起初縣老爺命人喂食生肉給大蛇吃,結(jié)果大蛇都不吃,后來才知道大蛇只吃米糧,和人類一樣,讓縣衙府中的人嘖嘖稱奇。
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朝野,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xù)向漢朝進貢絕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漢章帝先后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后來金毛雄獅狂性發(fā)作,被宮人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章于是將獅皮拔下,由宮人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此事后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舞獅從此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