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每個偉大的畫家都會去花大量的時間來考慮他的作品的裝裱。即使是像梵高那樣貧窮的人,也會制作自己的畫框并使之符合內(nèi)部的作品。格威德把自己看成是一名文藝復(fù)興的畫家,在這種風格和傳統(tǒng)之下,他想要在作品中創(chuàng)造一種和他在羅馬和佛羅倫薩游歷時候看見的在教堂中的祭壇背壁裝飾畫一樣充滿神圣和宗教感。正因為這就是他的風格,這也是我們能夠欣賞他的作品的的方式。如果他的畫作裝裱得少了或者多了一部分,這幅作品就會失去格威德想要傳達給我們的那種真實而整體的內(nèi)涵。
雖然我經(jīng)常像一個藝術(shù)家一樣去裝裱,有10%的時間我會把自己當成一個收藏者。我偶爾會嘗試一些不同的事情??铝_的作品大多數(shù)時候會用雕花的、靜謐的19世紀裝飾風格,但是我們熟悉的是更加精心制作的18世紀的風格,這也是你在很多博物館和私人家庭里面看到的柯羅作品的裝裱風格。畫框上柔和的雕刻手法和作品風格非常相配。
除了你需要注意避免過度裝裱或者裝裱程度不夠之外,其實在裝裱的范圍方面沒有什么基本的規(guī)則。所有別的方面都取決于這件藝術(shù)作品的審美。比如這有一件19世紀晚期的靦腆賣花姑娘的肖像,我會覺得這個畫框需要被約束一下。一個小一點的畫框在這幅巨大油畫作品面前顯得太過微小了,而一個寬大一點的畫框則會顯得太顯眼。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平衡的問題了。當你在基座上放置一個雕塑的時候同樣會有類似的考慮。你需要問問自己,這個畫框?qū)ψ髌穪碚f,是否太大,太小,太過強勢,或者正好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