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很高的蛋用、肉用、藥用、保健和觀賞價值。其體態(tài)輕盈、緊湊,外貌奇麗,而且舌頭、內臟、血液、脂肪均呈黑色或淺烏色。眼多為棕色,少數黑色。卵、骨、肉均可入藥。同時又可、治癌、抗衰老,我國民間盛傳其“清補勝甲魚,養(yǎng)傷賽白鴿,養(yǎng)顏如珍珠”。
特性
生物學特性
竹絲雞苗屬鳥綱雞形目雉科原雞屬原雞種動物。其體形小,雄性成雞體重不超過2.0kg,雌性1.0~1.5kg頭冠小,頸翅短,飛翔能力弱,全身白色或黑色羽毛。耐寒能力差,幼體發(fā)育所需溫度高,比家雞生長發(fā)育慢。適應性差,怕冷、怕熱、怕潮,抗病力弱。性情溫馴,與人親和,膽小易驚,環(huán)境應激明顯,易造成驚群。產蛋雞有突出的“就巢性”,每產蛋10~15枚即“抱窩”,停產20~30天,四季均如此,尤以夏、秋季明顯。年產蛋75~140枚,平均蛋重41g,***重53g。雜食性,采食能力強,青飼料利用率高,育成雞(產蛋前1~2個月的童雞)多放牧飼養(yǎng)。
繁殖
性成熟 竹絲雞性成熟晚。公雞14~18周齡開啼,20周齡左右才可配種;母雞24~26周齡開產,31~33周齡達到產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