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就是使感光鼓在暗處,并處在某一極性的電場中,使其表面均勻地帶上一定極性和數(shù)量的靜電荷,即具有一定表面電位的過程, 這一過程實際上是感光鼓的敏化過程,使原來不具備感光性的感光鼓具有較好的感光性。充電過程只是為感光鼓接受圖像信息準備的,是不依賴原稿圖像信息的預過程,但這是在感光鼓表面形成靜電潛像的前提和基礎。
當在暗處給感光鼓表面充上一層均勻的靜電荷時,由于感光鼓在暗處具有較高的電阻,所以靜電荷被保留在感光鼓表面,即感光鼓保持有一定的電位交具有感光性。對于不同性質(zhì)的光電導材料制的感光鼓應充以不同極性的電荷,這是由斗導體的導電是決定的,即只允許一種極性的電荷(空穴或電子)注入,而阻止另一種極性電荷(電子或空穴)的注入。因此對于N型半導體,表面應充負電;而對P型半導體,則應充下奄。當用正電暈對P型感光鼓充正電時,由于P型半導體中負電荷不能移動。因此光導層表面的正電荷與界面上的負電荷,只能相互吸引,而不會中和。倘若用負電暈對P型感光鼓充負電,則由于光導層及共界面處,感應產(chǎn)生的是正電荷,而P 型半導體的主要載流子是空穴,自由移動交為容易(或稱為注入),易與感光鼓表面的負電荷中和。這樣,對P型感光鼓充負電時,其充電效率是相當?shù)偷?。對于N型感光鼓,則由于其主要載流子是電子,若對其充正電時,其充電效率也是極其低的。靜電復印機中通常采用電暈裝置對感光鼓進行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