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影響對講機通話距離和效果?影響對講機通話距離和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系統(tǒng)參數: 1)發(fā)射機輸出功率越強,發(fā)射信號的覆蓋范圍越大,通信距離也越遠。但發(fā)射功率也不能過大,發(fā)射功率過大,不僅耗電,影響功放元件壽命,而且干擾性強,影響他人的通話效果,還會產生輻射污染。各國的無線電管理機構對通信設備的發(fā)射功率都有明確規(guī)定。 2):通信機的接收靈敏度越高,通信距離就越遠。 3):天線的增益,在天線與機器匹配時,通常情況,天線高度增加,接收或發(fā)射能力增強。手持對講機所用天線一般為螺旋天線,其帶寬和增益比其他種類的天線要小,更容易受人體影響。 2、環(huán)境因素:環(huán)境因素主要有路徑、樹木的密度、環(huán)境的電磁干擾、建筑物、天氣情況和地形差別等。這些因素和其他一些參數直接影響信號的場強和覆蓋范圍。 3、其它影響因素:1)電池電量不足,當電池電量不足時,通話質量會變差。嚴重時,會有噪音出現,影響正常通話。2)天線匹配,天線的頻段和機器頻段不一致,天線阻抗不匹配,都會嚴重影響通話距離。對于使用者來說,在換用天線時要注意將天線擰緊,另外不能隨便使用非廠家提供的天線,也不能使用不符合機器頻點的天線。 4、音質的好壞主要取決于預加重和去加重電路,目前還有較先進的語音處理電路"語音壓擴電路和低水平擴張電路的應用",這對于保真語音有很好的效果。使用對講機會不會有輻射問題?對講機的設計符合信息產業(yè)部[2001]869號文件的相關規(guī)定,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且使用對講機時不是貼近人體通話,而是距離人體5到7厘米通話。對講機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對講機的工作原理如下: 1、發(fā)射部分:鎖相環(huán)和壓控振蕩器(VCO)產射的射頻載波信號,經過緩沖放大、激勵放大、功放,產生額定的射頻功率,經過天線低通濾波器,抑制諧波成分,然后通過天線發(fā)射出去。 2、接收部分:接收部分為二次變頻超外差方式,從天線輸入的信號經過收發(fā)轉換電路和帶通濾波器后進行射頻放大,在經過帶通濾波器,進入一混頻,將來自射頻的放大信號與來自鎖相環(huán)頻率合成器電路的本振信號在混頻器處混頻并生成中頻信號。中頻信號通過晶體濾波器進一步消除鄰道的雜波信號。濾波后的中頻信號進入中頻處理芯片,與第二本振信號再次混頻生成第二中頻信號,第二中頻信號通過一個陶瓷濾波器濾除無用雜散信號后,被放大和鑒頻,產生音頻信號。音頻信號通過放大、帶通濾波器、去加重等電路,進入音量控制電路和功率放大器放大,驅動揚聲器,得到人們所需的信息。 3、調制信號及調制電路:人的話音通過麥克風轉換成音頻的電信號,音頻信號通過放大電路、預加重電路及帶通濾波器進入壓控振蕩器直接進行調制。 4、信令處理:CPU產生CTCSS/DTCSS信號經過放大調整,進入壓控振蕩器進行調制。接收鑒頻后得到的低頻信號,一部分經過放大和亞音頻的帶通濾波器進行濾波整形,進入CPU,與預設值進行比較,將其結果控制音頻功放和揚聲器的輸出。即如果與預置值相同,則打開揚聲器,若不同,則關閉揚聲器。對講機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標?對講機有如下一些主要的性能指標: 1、頻率誤差:未調制載波頻率與指配頻率之差。 2、輸出載波功率:在未加調制的情況下,一個射頻周期內發(fā)射機架給傳輸線的平均功率。 3、雜散射頻分量:除了載波及其發(fā)射帶寬附近處的調制分量外,在離散頻率上或在窄頻帶內有一顯著分量的信號。包括諧波和非諧波以及寄生分量。 4、鄰道功率:在按信道劃分的系統(tǒng)中工作的發(fā)射機,在規(guī)定的調制條件下總輸出功率中落在任何一個相鄰信道的規(guī)定帶寬內的那一部分功率。 5、音頻失真:除去其基波分量的失真正弦信號的均方根值與全信號均方根值之比,用百分數表示,這一失真的正弦信號包括諧波分量、電源紋波和非諧波分量。 6、調制限制:發(fā)射機音頻電路防止調制超過允許偏移的能力。 7、額定音頻輸出功率:當接收機在規(guī)定的工作條件下其輸出端連接規(guī)定負載時可得到的功率。 8、參考靈敏度:又稱為可用靈敏度,在規(guī)定的頻率和調制下,使接收輸出端產生標準信噪比(12dBSINAD)的輸入信號電平。 9、選擇性:表征接收機有用輸入信號抗拒無用輸入信號的能力。通過測量鄰信號選擇性、共信道抑制、阻塞、雜散響應、互調抗擾性等性能加以評定。需要指出的是:對講機的電性能指標各國和各地區(qū)以及不同的行業(yè)都由不同的標準,由于各標準的測量方法也有差別,所以不能簡單地根據指標的數值來判定產品指標的高低,還要有具體標準為依據。如:互調抗擾性指標,歐洲標準、美國FCC、香港電訊局的標準中,由于測量方法的不同,在測量同一臺機器時,指標數值有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