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詳細頁面
    聯(lián)系我們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qū)黃姑山路23號西溪軟件園

    聯(lián)系:喬經理

    手機:

    Q Q:81974194

    郵箱:qwbestgift@163.com

    微信:

    小程序

    中國絲綢年表

    2025-03-28 07:00:01 8315次瀏覽
    價 格:面議

    中國絲綢歷史悠久,以下是其發(fā)展的重要年表概覽:

    一、新石器時代(約前5000–前2000)

    約前5000年: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蠶紋象牙盅,顯示早期蠶桑意識。

    約前3630年:河南滎陽青臺村遺址發(fā)現(xiàn)絲織品殘片,現(xiàn)存古老絲綢實物。

    二、夏商周(約前2070–前256)

    商代(約前1600–前1046):甲骨文出現(xiàn)“?!薄敖z”“帛”等字,青銅器上發(fā)現(xiàn)絲織品痕跡。

    西周(前1046–前771):《詩經》多篇提及采桑養(yǎng)蠶,如《豳風·七月》。

    春秋戰(zhàn)國(前770–前221):絲綢工藝成熟,出現(xiàn)提花技術,楚國絲綢(如湖北江陵馬山一號墓出土)紋樣精美。

    三、秦漢(前221–220)

    漢代(前202–220):

    張騫通西域(前138–前126),開辟“絲綢之路”,絲綢成為貿易核心商品。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素紗單衣(僅49克),體現(xiàn)高超工藝。

    設立“織室”管理官營絲綢生產。

    四、魏晉南北朝(220–589)

    三國–南北朝:蜀錦聞名,成都為制造中心;佛教藝術影響絲綢紋樣(如蓮花、忍冬紋)。

    五、隋唐(581–907)

    唐代(618–907):

    絲綢技術鼎盛,緯錦取代經錦,紋樣吸收波斯風格(聯(lián)珠紋、對獸紋)。

    通過海上/陸上絲綢之路遠銷西亞、歐洲,敦煌藏經洞發(fā)現(xiàn)唐代絲綢殘片。

    六、宋元(960–1368)

    宋代(960–1279):

    江南成為絲綢中心,出現(xiàn)《蠶織圖》等農書。

    緙絲技藝登峰造極(如朱克柔作品)。

    元代(1271–1368):納石失(織金錦)流行,融合蒙古與伊斯蘭藝術。

    七、明清(1368–1912)

    明代(1368–1644):

    南京云錦成為宮廷御用,采用挖花工藝。

    鄭和下西洋(1405–1433)攜帶絲綢外銷。

    清代(1636–1912):

    蘇州、杭州設織造局,生產龍袍等高級織物。

    19世紀中葉后,機器紡織興起,傳統(tǒng)手工絲綢業(yè)衰落。

    八、近現(xiàn)代(1912–至今)

    20世紀初:日本生絲出口超越中國,民族工業(yè)嘗試復興。

    1950年代后:國家恢復桑蠶養(yǎng)殖,浙江、江蘇等地重建絲綢產業(yè)鏈。

    21世紀:中國為全球絲綢生產國,傳統(tǒng)織錦工藝列入非遺,科技絲綢(醫(yī)用、航天材料)發(fā)展迅速。

    關鍵節(jié)點

    2009年:中國蠶桑絲織(織錦)技藝入選聯(lián)合國非遺。

    2014年: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絲綢的演變貫穿農耕文明、貿易全球化與工業(yè)化進程,兼具技術、藝術與文化價值。

    ——杭州美喬絲綢

    網(wǎng)友評論
    0條評論 0人參與
    最新評論
    • 暫無評論,沙發(fā)等著你!
    被瀏覽過 3354291 次     店鋪編號:8947165     網(wǎng)店登錄     免費注冊     技術支持:百業(yè)網(wǎng)     李春琳    

    15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