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站在組織者的角度來考慮,慶典的內容安排,至少要注意出席者的確定、來賓的接待、環(huán)境的布置以及慶典的程序等四大問題。
首先,應當精心確定好慶典的出席人員名單。慶典的出席者不應當濫竿充數(shù),或是讓對方勉為其難。確定慶典的出席者名單時,始終應當以慶典的宗旨為指導思想。一般來說,慶典的出席者通常應包括如下人士:
一是上級領導。地方黨政領導、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大都對單位的發(fā)展給予過關心、指導。邀請他們參加,主要是為了表示感激之心。
二是社會名流。根據(jù)公共關系學中的“名人效應”原理,社會各界的名人對于公眾有吸引力,能夠請到他們,將有助于更好地提高本單位的知名度。
三是大眾傳媒。在現(xiàn)代社會中,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大眾媒介,被稱為僅次于立法、行政、司法三權的社會“第四權力”。邀請它們,并主動與它們合作,將有助于它們公正地介紹本單位的成就,進而有助于加深社會對本單位的了解和認同。
四是合作伙伴。在商務活動中,合作伙伴經(jīng)常是彼此同呼吸、共命運的。請他們來與自己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是完全應該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五是社區(qū)關系。它們是指那些與本單位共居于同一區(qū)域、對本單位具有種種制約作用的社會實體。例如,本單位周圍的居民委吊會、街道辦事處、醫(yī)院、學校、幼兒園、養(yǎng)老院、商店以及其他單位等等。請它們參加本單位的慶典,會使對方進一步了解本單位、尊重本單位、支持本單位,或是給予本單位更多的方便。
六是單位員工。員工是本單位的主人,本單位每一項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他們的兢兢業(yè)業(yè)和努力奮斗。所以在組織慶典時,是不容許將他們完全“置之度外”的。
以上人員的具體名單一旦確定,就應盡早發(fā)出邀請或通知。鑒于慶典的出席人員甚多,牽涉面極廣,故不到萬不得已,均不許將慶典取消、改期或延期。
其次,應當精心安排好來賓的接待工作。與一般的商務交往中來賓的接待相比,對出席慶祝儀式的來賓的接待,更應突出禮儀性的特點。不但應當熱心細致地照顧好全體來賓,而且還應當通過主方的接待工作,使來賓感受到主人真摯的尊重與敬意,并且想方設法使每位來賓都能心情舒暢。
的辦法,是慶典一經(jīng)決定舉行,即成立對此全權負責的籌備組?;I備組成員通常應當由各方面的有關人士組成,他們應當是能辦事、會辦事、辦實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