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IntegratedCircuitCard)即集成電路卡,英文名稱有“SmartCard”,“MemoryCard”等稱號,中文名稱即“智能卡”、“存儲卡”。IC卡是一種內藏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的塑料卡片,其大小和原來的磁卡電話的磁卡大小相同。它是將具有存儲、加密和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的微處理器及大容量存儲器的集成電路芯片嵌入到一塊與信用卡同樣大小的不易折疊的塑料基片上,能象一臺計算機一樣相對獨立地進行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換的一種卡片式現(xiàn)代信息負載工具。
IC卡分三種類型:存儲卡或記憶卡(MemoryCard);帶有CPU的智能卡(Smart Card);帶有顯示器及鍵盤、CPU的超級智能卡。優(yōu)點是存儲容量大,保密性強,攜帶方便。
接觸型IC卡的國際標準:
1、物理特性
符合ISO7816:1987中規(guī)定的各類識別卡的物理特性和ISO7813中規(guī)定的金融交易卡的全部尺寸要求,此外還應符合國際標準ISO7816- 1:1987規(guī)定的附加特性、機械強度和靜電測試方法。
2.觸點尺寸與位置。
應符合國際標準ISO7816-2:1988中的規(guī)定。
3.電信號與傳輸協(xié)議。
IC卡與接口設備之間電源及信息交換應符合ISO/IEC7816- 3:1989的規(guī)定。
4.行業(yè)間交換用命令。
有相應的國際標準ISO/IEC7816-4:1994。但該版本尚未正式通過。
5.應用標識符的編號系統(tǒng)和注冊過程應符合國際標準ISO/IEC7816- 5:1994中的規(guī)定。
感應式智能卡的國際標準有:ISO\IEC10536-1:1992、ISO\IEC10536-2:1995、ISO\IECDIS10536-3:1995、ISO14443-2等。
非接觸式 IC 卡 又稱射頻卡,它成功地解決了無源(卡中無電源)和免接觸這一難題,是電子器件領域的一大突破。主要用于公交、社保、醫(yī)療、輪渡、地鐵的自動收費系統(tǒng),也應用在門禁管理、身份證明和電子錢包。
非接觸式 IC 卡主要是 MIFARE ONE 卡(即 M1 卡)。
M 1 卡主要指標:
容量為 8K 位 EEPROM
分為 16 個扇區(qū),每個扇區(qū)為 4 塊,每塊 16 個字節(jié),以塊為存取單位
每個扇區(qū)有獨立的一組密碼及訪問控制
每張卡有序列號,為 32 位
具有防沖突機制,支持多卡操作
無電源,自帶天線,內含加密控制邏輯和通訊邏輯電路
數(shù)據(jù)保存期為 10 年,可改寫 10 萬次,讀無限次
工作溫度: -20℃ ~ 50℃ ( 溫度為 90%)
工作頻率: 13.56MHZ
通信速率: 106KBPS
讀寫距離: 10mm 以內(與讀寫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