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竹作涼亭,唐代已有。詩人獨孤及曾作有《盧郎中尋陽竹亭記》:“伐竹為亭,其高,出于林表?!钡胶髞?,橋涼亭亦有以竹為之者?!稉P州畫舫錄》中載;“梅嶺春深即長春嶺,在保障湖中。嶺在水中,架木為玉板橋,上筑方亭。柱、欄、檐、瓦皆鑲以竹,故又名竹橋。”可見竹涼亭應(yīng)用之廣。
由于竹不耐久,存留時間短,所以遺留下來的竹亭極少?,F(xiàn)在的竹亭多用綁扎輔以釘、鉚的方法建造。而有些竹亭,梁、柱等結(jié)構(gòu)構(gòu)件仍用木材,外包竹片,以仿竹形,其飲坐凳、椽、瓦等則全部用竹制做,既堅固,又便于修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