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石(別名:上水石)
該石上水性能強,盆中蓄水后,頃刻可吸到頂端。石上可栽植野草、蘚苔,青翠蒼潤,為制作盆景的佳石。 沙積石,暄而脆,但吸水性很強;石灰石硬度稍高,結構比沙積石細密。上水石易于造型,由于暄而脆,可隨意鑿槽、鉆洞、雕刻出心中理想的形象。上水石上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很多,有的互相穿連通氣,小的洞穴如氣孔,這就是吸水性強的主要原因。在上水石上的洞穴中,填上泥土可植花草,大的洞穴可栽樹木,由于石體吸水性強,植物生長茂盛,開花鮮艷。上水石可以散發(fā)濕氣,用它造假山或盆景,都有濕潤環(huán)境的作用。
上水石系古苔蘚蟲化石,距今約有一億三千萬至一億九千萬年。石質堅硬,呈黃、褐、白等色,外形美觀多姿,大部分呈管狀、中空、條紋式,獨具特色。山坡溝谷均有分布,屬石灰?guī)r,質地上乘。
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洪范鎮(zhèn)一帶產(chǎn)此石.
北京上水石,產(chǎn)于北京市北京房山區(qū)西南部的十渡。該石狀似蜂窩,上面有大小不一孔穴,吸水性較好,采回后把外表的黃泥沖涮洗凈,石上可栽樹植草,是制作山石盆景的佳材。
山東上水石產(chǎn)于山東省臨朐縣龍崗鎮(zhèn)、上林鎮(zhèn)等地和青石山區(qū)河谷中,以及平邑縣銅石鎮(zhèn)、天寶山鄉(xiāng)一帶。該石呈灰白色、灰褐色;石上有很多天然的大小洞,有的互相連通,有的小如氣孔,具較高吸水性能;石性較脆,可鑿槽鉆洞、雕刻,易造型,常用于制作假山或盆景。此上水石分沙積石和石灰石兩種。沙積石暄而脆,但吸水性很強;石灰石也稱泉華,硬度稍高,結構比沙積石細密。平邑縣銅石鎮(zhèn)大圣堂和天寶山鄉(xiāng)小圣堂附近的泉華,為脈狀產(chǎn)出,礦石部分出露地表,部分深埋地層。
河北上水石,產(chǎn)于河北省邯鄲市磁縣、保定市易縣等地。該石上水性能強,盆中蓄水后,傾刻可吸到頂端。石上可栽植野草、蘚苔,青翠蒼潤,為制作盆景的佳石。此上水石系古苔蘚蟲化石,距今約一億三千萬至一億九千萬年。石質堅硬,呈黃、褐、白等色,外形美觀多姿,大部分呈管狀、中空、條紋式,獨具特色。
山西上水石,產(chǎn)于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娘子關一帶。該石顏色呈棕紅、土黃、橙黃等色,質地較軟,帶有許多洞孔,顯蓬松狀。石體上布滿縱橫交錯的管狀孔,容易加工成'奇峰異洞'等景觀造型,但加工、砍鑿時用力不能太猛,否則容易斷裂。上水石吸水迅速,在傾刻間能將水吸至石頭頂端,浸濕整塊石體,石上可隨意植綠,是制作盆景的上佳石料。 鑒別真假吸水石的方法:把吸水石放在淺水里,大部分露在外面,看會不會上水,上水能力越好說明質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