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打開機蓋,將打印濃度旋鈕調(diào)至中間位置(有些機型要用打印機驅(qū)動程序的設置調(diào)整),觀察底灰現(xiàn)象是否好轉(zhuǎn),如有變化則表明磁輥偏壓過低。在正常情況下,只要在打印濃度調(diào)整范圍內(nèi),都不應有底灰現(xiàn)象發(fā)生。清潔磁輥觸點,保證接觸良好。再用萬用表測量顯影偏壓,一般應在-250V至-350V之間,機型不同,偏壓值有所不同。如偏壓過大,應修復或?qū)⑵湔{(diào)整到規(guī)定值。
接著檢查磁輥刮板。取出硒鼓組件,向走紙方向旋轉(zhuǎn)感光鼓。如感光鼓表面粘附墨粉,則可能是磁輥刮板老化變形,無法限制墨粉的供應量,應更換磁輥刮板。
上述檢查無毛病時,就有可能是顯影磁輥與感光鼓距離過近造成的。一般打印機中,感光鼓與磁輥之間應有一定的間隙,以利于墨粉跳躍。多數(shù)機型保持間隙的方法是在磁輥兩端,各裝一個隔離套。隔離套的厚度就是標準間隙。不同機型,間隙不等,一般在0.2-0.4毫米之間。隔離套會在打印工作時磨損,而使間隙變小。有時在維修中,隔離套丟失而造成無間隙。測量隔離套與磁輥的間隙的方法是:用2層80克的打印紙測試,間隙正確時應能順利插入;如不能,應更換隔離套。
如果不是上述的因素引起的故障,則基本上可以斷定是感光鼓磨損過度,已達到使用壽命了。感光鼓磨損過度如何判斷。這一點在毛刷清潔的打印機,發(fā)生的幾率要少一些。對于刮板清潔的打印機,可觀察打印測試頁,如果縱向走紙的左、右與邊緣1厘米的范圍內(nèi)出現(xiàn)底灰,則表明感光鼓已經(jīng)磨損過度,這是無法修復的,只有更換感光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