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英孚教育官網發(fā)布通知辟謠,有詐騙集團盜用“上海英培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的名義發(fā)布英孚教育無法繼續(xù)運營的謠言。對此,英孚教育提醒消費者保持警惕,不要相信謠言。 同日下午,上海市培訓協會發(fā)布通知指出,近期,不法分子利用消費者擔心培訓費損失的心理,誘導消費者加入“清退群”、下載第三方APP,盜取銀行卡號、驗證碼等重要信息,實施詐騙犯罪。上海市培訓協會提示消費者,加強自我保護。 對于上述情況,記者聯系英孚教育,其工作人員表示,相關處理工作由英孚教育青少兒方面具體負責。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英孚教育青少兒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早在今年5月份就發(fā)現有詐騙信息,對此,公司發(fā)布了“謹防詐騙”的公告并對家長進行了提示。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尚未接到英孚教育青少兒家長受騙的消息,但確實有少量家長看到詐騙信息后向公司詢問。在看到公司發(fā)布“謹防詐騙”的通知和教育部、公安部的反詐騙提示后,家長都表示理解。目前公司經營正常,學員也都在正常上課。 對于不法分子以退費為理由向消費者實施詐騙,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研究分會副理事長、北京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馬學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兩年部分教育機構對家長進行退費,因涉及人數眾多,讓不法分子看到了行騙的機會。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熊丙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涉及到退費問題,家長通常會顯得很焦慮,在此情況下,不法分子很容易獲得家長的信任,這也是其選擇用培訓機構退費來做詐騙名目的一個重要原因。 今年以來,先后有新東方、流利說、環(huán)球網校、高頓教育、新航道等多家教育機構發(fā)布反詐騙聲明。 7月7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jiān)管司聯合公安部刑事偵查局發(fā)布《關于防范以校外培訓退費名義實施詐騙的預警提示》中明確指出,正規(guī)退費流程一般會以原路返還的形式返給本人繳費賬號,凡是退款時要求額外支付費用的,都是詐騙。 對此,熊丙奇表示,現實中確實存在一些公司不及時與家長溝通,信息不透明的情況,最近幾年一些機構因經營不善而卷款跑路,導致很多家長產生退費焦慮。本質上,不法分子就是在利用家長和機構之間信息不充分的現狀,以及家長的焦慮心態(tài)。 熊丙奇進一步指出,最近幾年監(jiān)管力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放在解決退費問題上的,包括現在強調的教育機構每次收費不得超過三個月、加強對收費的監(jiān)管,其實都是為了避免出現退費的糾紛。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詐騙團伙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涉嫌構成詐騙罪。因電信詐騙具有隱蔽性、跨地域性、證據材料不易固定等特點,也增加了被害人維權的難度。 對于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王平指出,平臺應切實承擔起審核、監(jiān)管的義務。監(jiān)管部門要督促平臺加強事前、事中監(jiān)管,嚴格把關。平臺應進一步加強技術手段進行監(jiān)控和防范,維護平臺生態(tài)健康。 孟博也建議,消費者應保持理性,避免“關心則亂”,做到不輕信陌生來電,不輕易點擊不明鏈接和二維碼,以免給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