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最需要的是什么? 超前的概念 / 技術、自造熱度的營銷方式還是先進的生產能力? 若將時間倒回至 20 年前的那波造車浪潮,這道題的答案可能只有生產能力,彼時來自家電、白酒等行業(yè)的企業(yè)們均跨界 " 擁抱 " 汽車業(y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市場上沒有足夠的產品供消費者們選擇,將車輛持續(xù)量產基本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 但過去的 20 年間,汽車已經從簡單的出行工具升級為一臺可移動的智能化產品,以上三個因素似乎已經成為車企打造護城河時必不可少的 " 基石 "。 因此可以看到,習慣講故事、造概念和喊口號的新勢力車企正聚焦提升生產制造能力,向來潛心搞生產的傳統(tǒng)車企則開始新勢力化,造概念、交新朋友和融資成為掛在嘴邊的熱詞。 曾經 " 水火不容 " 的兩大陣營,如今都活逐漸活成了對方的樣子,而這似乎正是汽車行業(yè)所需要的。